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练习快速阅读,培养在读中质疑解疑的能力,在质疑解疑中梳理文章大意。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梦想的力量”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精神的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是体会 “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片段朗读,激趣导入
  1、师有感情朗读
  我们一起先看一段文字。出示:车子开进村庄时,5000多名孩子聚在路边,他们热烈地鼓着掌,有节奏地高喊着:“瑞恩!瑞恩!”瑞恩羞涩地走下车去,不好意思地向大家打着招呼。他被孩子们簇拥着,来到了一口井前。井被鲜花包围起来,水泥基座上刻着:“瑞恩的井——由瑞恩·希里杰克为安格鲁小学社区建造。”
  2、质疑激趣
  ⑴读到这样的文字,感受到这样的场面,你有什么疑问吗?
  ⑵生质疑。(根据回答板书)
  (二)快速读文,初步理解
  1、解疑
  ⑴ 过渡:这些问题提得真好!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的17课《梦想的力量》中揭晓。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争取把这些“?”都变成“。”!(板书课题)
  ⑵ 生快速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⑶ 生汇报。
  2、理解瑞恩梦想的产生。
  ⑴ 过渡:是啊!没有干净的水喝,会是一番怎样的状况呢?
  ⑵出示非洲缺水的图片。
  ⑶生谈感受,引出瑞恩的梦想。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结合文章,感受瑞恩的品质。
  ⑴ 默读课文,想一想,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课文中哪些词语感动了你,划出来,用一两个词写出你的感受。
  ⑵ 生默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⑶ 生汇报。
  2、补充省略号,体会写法。
  ⑴ 瑞恩除了为地毯吸尘、擦窗户、捡松果、捡树枝,还做了哪些事?
  ⑵生汇报。
  3、进一步感受瑞恩的品质和梦想的力量。
  ⑴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瑞恩的品质和梦想的力量?
  ⑵生汇报
  (四)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1、过渡:梦想的力量使瑞恩越来越坚定自己的行动,这些坚定的行动带动了家人、老师、同学、周围的人以及社会上的人,甚至影响了世界!正如作者所说:“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2、出示“瑞恩的井”课外资料。
  3、其实,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他们和瑞恩一样,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不懈奋斗!播放“芭蕾女孩”的事例、莱特兄弟的飞翔之梦。
  4、生联系自己实际交流感受、看法。
  (五)作业
  相信此时此刻的你们,一定有很多感触吧!出示课后练习(任选其一):
  1、写一篇读后感。
  2、阅读为梦想奋斗的故事。如《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