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想法,做法必须符合事物客观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否则事与愿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揠苗助长”、“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3.继续训练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体会文中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言。 2.教学难点──如何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寓意。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薄型卡片。
  3.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短小而生动的故事,一个故事寄托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故事呢,我们叫它──(出示词卡:寓言)
  1.学习“寓言”
  (出示词卡:寓言)
  正音。
  写“寓”字时注意最后三笔。
  (多媒体演示)
  理解:“寓”是什么意思?
  2.学习“则”
  有两个寓言故事,我们就叫它──(出示词卡:寓言两则)
  正音。
  理解:“则”在这里作量词,相当于……?
  二.范背,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我们先学习其中的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出示词卡:揠苗助长)
  正音。
  2.范背。
  边听边想: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
  三.解题,揭示本课目标。
  1.解题。
  2.质疑。
  ⑴ 你认为题目中哪个字是关键?
  ⑵ 围绕“助”字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来研究?
  ⑶ 交流板书:原因 做法 结果
  道理
  3.揭示本堂课目标。
  四.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
  ⑴ 轻读,想想:那个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长高。
  ⑵ 交流板书:巴望
  理解:“巴望”什么意思?
  ⑶ 默读,圈词。
  为什么不用“希望”而用“巴望”,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那个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
  ⑷ 交流。
  ※动作:“天天……看”“转来转去”
  ※神态:“焦急”
  (出示词卡:焦急)正音、理解。
  ※语言:“自言自语地说……”
  (出示词卡:自言自语)理解、积累。
  (出示词卡:自( )自( )语)
  ※感觉:“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映示投影片: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比较理解:两句话意思相同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指导朗读。
  ⑸ 小结,齐读。
  2.学习第2自然段。
  ⑴ 师生接读第2自然段前半句。
  理解:“终于”这个词儿说明什么?
  ⑵ 指名读。
  思考:他想出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
  交流板书: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