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知识点
  字:鸣、箭、嘣、箭、慢、掉
  词:大雁、翅膀、悲惨、弦响、使劲
  重点句子:
  1、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2、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只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3、更羸笑笑说:“不是我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4、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主要内容:
  《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
  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教案
  学习目标:
  1、握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手”、“大吃一惊”、“愈合”、“孤单失群”等词的意思。懂得“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能用“只要……就……”和“一……就……”写句子。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善于观察、思考和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乐于观察、思考的兴趣和习惯。
  4.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更羸说的四句话的逻辑关系,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教学程序:
  这些目标分两课时完成,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在把课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更羸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的原因;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以此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第二课时,主要以“积累语言
  运用语言”为主,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拓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认识一个两千多年前的朋友,(点击出现更羸)认识他吗?(板书:更羸)在哪儿认识的?板书:惊弓之鸟
  二、精心品读理解课文
  1、哎,这下更羸可麻烦了。他成了《魏国日报》的头条新闻人物了。请看:
  昨日一只大雁从我国领土飞过,途中被人用弓箭射下,在场者举报是射箭能手更羸活活射死大雁,动物保护协会准备向更赢讨回公道。(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课件)
  2、同学们,你们看了这则报道后,你有什么想法呢?我们一起来帮帮更羸,好吗?
  3、出示(课件自学小贴士):
  我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从文中划出有关句子,来证实更羸不是杀雁凶手。
  4、交流。(第5自然段)
  课件: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1)证据在哪儿?(修饰:并不取箭嘣)
  (2)这段话该怎么读才能读好。指导读第5自然段。
  5、还有对更羸有利的证据吗?
  6、更羸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雁?
  友情提示:读读第9自然段,想一想更羸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是怎样进行推断分析的?
  7、自由读第9自然段。
  (1)让生自由汇报。(根据学生汇报点击重点词:第一句话画横线受过箭伤离开同伴害怕)
  (2)在汇报过程中结合理解
  理解:愈合(伤口长好)孤单失群(本课指受伤的大雁没有同伴,自鸣自飞。
  师讲解有关大雁的生活习性:大雁一般过群居生活,排成人字或一字形队)
  (3)自由读本段,同桌配合,用“因为……推断出……”把更赢看见的和推断的结合起来说说。
  (4)更羸说的有没有道理?
  (5)真是这样吗?我们一起到现场去看看。(播放动画)
  (6)果真如此,这段话应怎样读。(平缓自信)师读观察的语句,生读推断的语句。
  8、当时在场的还有谁?(魏王)老师想让同学们分别当当魏王、更羸,找出他们的对话,试着读一读,演一演。
  9、练习分角色朗读。(自由组合)
  10、交流读的情况。
  (1)说说你是怎样演好这两个人物的?(更羸自信魏王怀疑吃惊)
  (2)分角色演读。
  11、看着更羸的表现,你想对更羸说什么吗?
  1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有本事也只拉弦就让这只大雁掉下来吗?根据生回答,从以下两方面小结。
  (1)引读第一句话: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课件)(修饰文字:能手有名)
  理解:能手。(本文指更羸是魏国最擅长射箭的人)
  (2)上还有哪些能手?(画画能手跳舞能手书法能手)
  (3)更羸善于观察和分析。(板书善于观察、分析)
  三、推理探究理解意义
  1、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更羸和大雁之间发生的事了,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惊弓之鸟”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总结课文深入感悟
  1、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根据板书)
  2、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仅知道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还帮更羸洗脱了罪名,从更羸身上学到了只有善于观察、动脑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希望同学们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那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吗?
  五、布置作业(课件)
  我喜欢,我选择:
  (1)我喜欢思考,我能找出类似“惊弓之鸟”的现象;
  (2)我喜欢讲故事,我要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朋友听;
  (3)我喜欢积累成语,我要搜集更多有趣的成语故事
  (4)我喜欢当小记者,我要说明,替更羸讨回公道……
  小学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教学反思
  《惊弓之鸟》这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手更羸只拉弓不射箭,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
  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段,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1、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给学生再让学生默读本段,思考“更羸只拉弓,大雁就掉下来”的推断怎样得来的,画出重点词语。
  2、四人小组交流方法。
  3、学生组成八组,结合老师给的提示填写“鱼骨图”或“框架图”,再选出一个代表准备发言。
  4、学生组成超大组,小代表在组内汇报。再选出一个代表准备全班交流。
  5、代表上台进行全班交流。
  6、教师精讲,补讲。
  整节课,老师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们在自学中思考,在合作中交流。正如《心理学》中说的: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这种学习方法,不仅仅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的资料,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思维潜力,把潜力的训练落在了实处。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学得很有兴趣,课堂气氛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