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能真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课文。
  2、简介北大荒。
  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广大地区。过去那里是一片荒芜,后,经过建设者的开垦,荒地已变成良田。
  3、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找出能概括课文的
  绛紫透明波纹燃烧山岭
  荡起北大荒一碧如洗清澈见底几缕
  自由读。
  说说哪些生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紫是平舌音,烧、澈是翘舌音,岭、缕是边音,纹是前鼻音,岭是后鼻音,荒、绛是三拼音)
  指名读,齐读。
  2、读句子。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这是一个长句子,在读时要注意合理的停顿。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指名读,齐读。
  3、读课文。
  指名分自然段读。
  师生共同评议。
  4、回答问题。
  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文中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四、理清课文脉络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写北大荒的景色优美的?
  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组词:
  先火此冷文
  洗灰紫岭纹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
  3.提问
  二、讲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
  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一碧如洗)理解一碧如洗。
  天空的的陆云是什么样儿?
  指名读第二句。
  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色彩真多呀!课文中把流云比作什么?(五彩斑斓的锦缎)
  五彩斑斓什么意思?
  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练习朗读和背诵。
  小结:这一自然段描绘了北大荒的秋天的美丽。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填空:
  小河,如同,静静地躺在。一全小鱼游过去,水面上顿时漾起了(
  ).
  理解清澈。
  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
  指名朗读和背诵。
  小结: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北大荒的秋天小河的美丽。
  3、学习第四自然段。
  默读第四自然段,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那一句话能概括这一段的意思,用-----划出来。
  指名回答。(原野热闹非凡)
  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十分热闹,超出一般)
  那几句具体写热闹非凡?
  大豆、高梁当作什么来写了?(当作人来写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出热闹的景象?
  读这句话时,要把农民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读出来。
  练习朗读,指名读。
  练习背诵。
  4、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读第5自然段。
  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茫茫草甸子
  沉甸甸
  练读第5自然段。
  小结:北大荒的秋天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厚。
  5、齐读第6自然段。
  用赞美的语气读。
  三、齐读课文,总结全文。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3.照样子,写词语。
  4.背诵全文。
  板书:
  天空一碧如洗
  北大荒的秋天
  小河清澈见底
  美
  原野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