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

来源:九壹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课文中优美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课堂朗读等,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有感情朗读。

  难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一. 导入:

  同学们,世界上美的东西很多,中国有耔传统美德,锦绣河山,外国有异域他乡风光文化。本组课文学习,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随同作者漫游世界,到德国、泰国、威尼斯、非洲等地方,感受异域风情与文化。那么,就让我们跨跃时空乘坐大连港启航的威尼斯小艇跨江过海,驶向蓝色的多瑙河,奔向日莱茵河畔,观赏德国风情特点。齐读课题。

  如果问自己的花是让谁看的,你该怎么读?

  问谁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你又该怎么读?

  问谁的花是让谁看的你该怎么读?

  在开始我们的神游德国之旅之前,我先要检查一下大家旅行前的准备做好了没有?听写三组词,听完三个词之后再写

  1、脊梁 家家户户 莞尔一笑

  2、姹紫嫣红 花团锦簇 应接不暇、

  3、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耐人寻味

  幻灯片打出三组词语,生对照批改,并将自己认为容易出错的地方向其他同学提醒。

  开始德国之旅,找四位学生当小导游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问题,德国人养花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生读课文。

  及时点评。

  生回答德国人养花有何特别?

  答: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师问:既然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在走在路上的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呢?

  幻灯片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迎接不暇。

  师:就这句话,你是怎么感受到了花的美?

  生:我从“家家户户“这个词读懂的,德国的所有人他们都是把花摆放在窗外的,不是一家两家把花摆放在窗前的。所以,我感受到这里的景色又奇特,又美丽。

  师:不错,你能从一个词语里读懂,很会学习,读书就要这样注意揣摩它的意思。能说说,你还从哪看出不是一家两家这样做的?

  生:从“任何”这个词看出那里的每一条街都盛开着鲜花。不是只有一条街有如此美的景象,而是所有街道上的家家户户都自主的把花让别人看。走在那条街道都能看到这样美丽的花。

  师:你找的很准,谈得也很深刻,这样美能不能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感情没有读出来,谁能再读,让我们感到花的多,花的美,景色的奇丽?

  生:再读。

  师:好,他读时什么词强调了呢?

  生:是“任何”

  师:还应该强调什么词?

  生:我觉得还应强调“家家户户”

  师:请同学们再联系着读读。

  生:练读。

  师:请你来试试。(生读)

  师:这么美的词语请大家一起读读。(课件打出红色字: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生:齐读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师:请大家想象一下,在你眼里,“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怎样的景象?

  生:就是花太多了,一簇连着一簇,都紧紧的簇拥在一起,颜色有各种各样的,非常鲜艳,特别美丽。

  生:这种景象一定是大家都特别向往的,花多得成团,各色鲜花怒放的美丽景象。

  师:多美的景色,请大家都来读读美丽迷人的景色。

  生:练读。

  师:就这一段,你还从什么句子看出景色的奇丽?

  生:我从这句话“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看出景色的奇丽。

  师:能否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从这句能读出那里的花非常奇丽,花多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看得我眼花缭乱,我觉得那种境界太美了。我们很喜欢这种境界。

  师:从哪个词语看出花的多

  师:从“花的海洋”和“应接不暇”这两个词看出那里全是花的世界,窗外全有花在点缀着。课件(红字出示:花的海洋 应接不暇)。

  生:我给他补充,我从“山阴道”这个词读懂了人走在街道上,就仿佛在山上,两边高高的茂密的树,路上被树木挡着阳光而很阴凉。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有走进树林才有这样的意境呢!

  师:这位同学在读书时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体验。我们从哪里看出来的,要从书上找到依据,具体的词语或者是哪句话,这些都是比较好的读书方法。请大家练着读读这奇丽的景色。 (学生练读)

  师:你们想不想亲眼目睹一下这奇丽的景色?

  生:想

  师:好,下面我带大家一起去看看,老师读,大家一边听一边看文字,一边展开想象,透过这些语言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一会请你描述一下。

  师范读。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都盛开着含苞欲放、千姿百态的鲜花,在向我们招手,行人还不时的驻足观赏。

  生:我仿佛看到了德国人家家家户户的窗前鲜花怒放,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争芳斗艳,美极了。我感到走在街道成了一种美的享受。

  师:想象得太丰富了,谈出了你此时自己的真实感受。请接着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听到了,花儿们窃窃私语,好像在说“我们要感谢我们的主人啊!”

  生:我仿佛闻到了,花儿们散发出的阵阵清香。

  师:看(出示课件),大家所描述的就是这样的景色,人们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望着窗外一朵朵,一簇簇,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的鲜花,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请你们用朗读把老师带到这美丽的异国风光。你们想不想美美的读一读?

  生:想

  师:谁能自己给大家读一读,读书太重要了,一个语文素养高的人,必定是朗读水平高的人。

  生:一名学生读。

  师:让我们一起美美的读一读。

  生: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奇丽景色的句子。

  师:此时你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你的心情会怎样?

  生:我的心情非常高兴。

  生:我的心情很愉悦,神清气爽。

  生:我的心情比较舒畅。

  师:带上我们此时的感受,再来读这段话,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生:大家自由读这一段奇丽景色的句子。

  师:多么美的异国风光,走在路上的人看到的花的海洋,那辛苦栽花的德国人看到的又是什么呢?

  生:花的脊梁

  师:花的脊梁是花的哪里?

  生:花的根,花的茎

  师:真是奇怪的德国人,难怪我们的作者会十分奇怪的问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让别人看的吧”,这样一句话该是怎么样的语气,大家齐读。

  师:那女房东是怎么反映的呢?

  生:她莞尔一笑:“正是这样。”

  师:莞尔一笑是怎么样的笑,这四个字该怎么读?

  生:微微的笑。

  师:女房东这样的莞尔一笑是十分骄傲的笑吗?那是不是只有女房东一个人这样养花呢?你能找出德国人都是这样养花的证据吗?

  生回答。

  师:这就叫会读书。谈得多深刻啊!我们理解了这个问题,明白了每个人要先为别人奉献,在为别人奉献的同时,也能得到很多,这却实耐人寻味呀!相信大家再来读,会读得更好,更“耐人寻味”了。

  幻灯:“每一家都是这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生:齐读句子。

  师: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生:因为德国人们把美丽奉献给别人,在奉献的同时,他们也能得到别人赋予自己的最美的东西。失去了自己的利益,把最美的总是留给大家。

  师:当我们再次读这段话的时候,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

  生:我会带着赞美的心情来读。

  生:我会带着敬佩之情来读。

  生:我会带着欣赏的心情来读。

  师:请大家自由的读这句话。

  生:读

  师:你们之所以感受这样深刻,是因为众多的德国人无私的境界,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他们的这种境界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德国人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给当时留学的季先生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在我们身边有没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的境界呢?

  生回答:值日,图书角……

  师:你先说说对“耐人寻味”的意思是什么?

  生:值得人深思。

  师: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让人“耐人寻味”呢?

  生:他们把花给别人看,这种为别人着想的精神境界耐人寻味。

  师:这是他的理解,接着读。

  生:他们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高尚的、无私的精神境界让我们耐人寻味。

  师:那我们再看看,当作者再次踏上这块土地时,就写下了这篇文章,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再次漫步德国街头,共同记录你笔下的美好,完成这首小诗。

  幻灯:

  四五十年过去了,美丽依然没有变,

  家家户户,依然(    )

  迎接我的女主人,依然(    )

  满街的窗子前,依然(    ),

  这境界,依然(    ),

  那就是(    ),

  让我们永远记住:

  这奇特的景色,

  这奇特的民族。(配乐《爱的协奏曲》)

  生读自己的诗。

  美丽的诗,美丽的德国,感谢我们这次旅行的策划者,也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作者,季羡林老先生,他不仅文章写的好,也是位品德高尚的人,他曾获得过“感动中国2006全国十佳人物”的称号,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伟大的时刻,播放视频录象。

  “智者永,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

  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一介布衣,

  言有物,行有格,

  贫*不移,宠辱不惊。”

  师:这就是我们的国学大师季羡林,他让我转告给在坐的各位旅客,希望这次的德国之旅带给你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希望能给你们心灵上或多或少的震动,这次的德国之旅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