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预设:
  1.正确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3.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2. 理解体会由坦克发明引发的道理。
  教学准备:
  1、搜集说明文章最后一句话含义的事例
  2、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文
  1.(出示童话王国图片)创设情境导入
  出示文章最后一句话: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2.指名朗读
  3.故事大王在这张字条后面还送给我们一个小故事来说明这句话。
  板书课题《矛和盾的集合》。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听故事。
  二、动画演示,教师范读,整体感知
  1.动画演示,教师范读课文。
  2.指名说如何理解那句话。
  3.默读课文,思考发明家遇到了什么问题要把矛和盾集合,动笔用( )在文中画一画。
  三、细读课文,感悟文本
  (一)学习2-4自然段
  1.学习第二自然段
  出示句子: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指名读)
  a.抓住“如雨点般”进行感知理解。
  b.动作演示理解:左抵右挡、难以招架,感受激烈的斗争场面。引导学生朗读,展现出矛强大的攻击力。(指名读、齐读等)
  c. 抓住标点理解发明家的感情,指导朗读发明家的想法。(指名读、男女生分别读、齐读等)
  d.思考:发明家是个怎样的人?(善于思考、善于动脑、临危不惧)
  2.学习第三自然段
  a.通过分析利与弊体会“固然”的用法。
  b.抓住标点“!”号指导朗读。
  3.学习第四自然段
  a.指名读这一段
  b.理解引号、波折号的用法
  c.通过图片形象感知坦克的样子。(出示坦克图片)
  4.整体回顾1-4自然段
  引导学生一起回顾一下坦克发明的过程。总结板书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坦克被发明出来,并被人们所利用,开上了战场。看!他来了。(出示坦克冲上战场的短片)
  1.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此刻的坦克。
  2.指名读文中又是如何写它大显神威的。
  四、再悟中心,交流互动
  再次出示文章最后一句话: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1. 再来一起读读这句话。
  2.点明用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
  3. 在你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合二为一取得成功的事例?
  a.小组交流 b.指名发言
  4.送你几句话:
  出示:谁善于观察,谁就会是胜利者!
  谁善于动脑,谁就会是胜利者!
  谁善于克服困难谁就会是胜利者!
  作业:综合性学习“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生活,发现不便之处记录下来。
  板书:
  25、矛和盾的集合
  盾太小了
  善于思考
  坦克 集别人长处于一身  铁屋子
  “矛”——口或炮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