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师大小学语文第七册《一枚金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七册《一枚金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九壹网

  一、导入。

  1、出示课题,齐读。

  二、回顾课文内容,引导质疑。

  1、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知道父亲几次扔金币?(板书:父亲扔扔扔)三次儿子都有些什么反应?(板书:儿子笑笑受不了)

  2、仔细观察板书,你产生了什么疑问?(板书:?)大概会出现以下问题:扔?笑?受不了?

  3、问题提出来了,有什么解决办法呢?现在,我们就再次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留下思考的痕迹,比如把能帮助解决问题的词语句子勾画下来,或在旁边简单批注一下。

  4、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读书收获。

  你解决了哪个问题?(根据学生回答,调整教学顺序)

  两次“笑“

  1、抽生说理由。(板书:母亲给给)

  2、你是从哪里知道答案的?

  3、咱们就分角色读一读这两次对话,再现当时的场景。你想演哪个角色就读谁的话,好吗?快做准备吧。(生自渎)

  4、抽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读叙述语。

  5、采访三个角色。

  母亲:请问你为什么不让儿子自己挣,而是直接给他金币呢?

  父亲:第二次,你的儿子累得筋疲力尽地把金币交给你,你为什么还要扔呢?(相机解决扔?)

  6、小结:是啊,因为这些金币都是妈妈给的,得来全不费工夫。所以,即使父亲把它们扔进火炉里,儿子也觉得怎么样?(板书:毫不可惜)

  过渡: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解决了。(擦笑?)

  儿子“受不了”

  1、说理由。

  2、儿子究竟受不了到什么程度呢?(出示课件:“儿子再也……”)

  3、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同学们读着读着,儿子当时的那种心情就会自然地跳出脑海。下面,我们就来发挥集体的力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学习建议)

  (1)你读出了儿子什么心情?请联系前文和你的生活实际,说说理由。

  (2)把你们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准备参加小组朗读擂台赛。

  4、全班汇报。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体会儿子委屈、愤怒、难过的心情。

  着重抓以下几点:

  从“跑”“抓”“叫”体会出儿子的着急。学生可能还会把注意力放在“熊熊大火”上,可联系生活实际,把手伸进熊熊大火里,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见儿子当时的着急。

  从三个感叹号体会出儿子愤怒、委屈的心情。他为什么愤怒?抓“当牛作马”,他怎么当牛作马的?引导学生找到儿子帮人干活的段落,想象他吃了多少苦?(板书:挣钱辛苦)

  其间,相机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读。

  5、开展小组朗读擂台赛。

  6、创设情境引读:是啊,儿子想啊,我去收割庄稼,累得腰酸背疼,可父亲啊,你却把我的劳动成果扔进火堆,我受不了了,委屈地大声叫道:(引读);我去帮人盖房子,搬砖头把手磨出了一个个血泡了,挑水泥把肩膀都磨破了,才挣来这宝贵的一枚金币,您却扔掉了,我受不了了,悲愤地大声叫道:(引读)

  四、父子对比,体会父亲的“受不了”

  儿子仅仅被扔掉了一枚金币就受不了了,可是他却曾经花钱如流水,而花的钱都是父亲(省吃俭用、辛勤劳动)挣来的,所以父亲就更加(受不了了)。他准备怎么做?(抽生读父亲的话)

  如今,儿子终于能自己挣钱了,这时,老人欣慰地说:“(引读)”

  五、总结全文,提炼道理。

  (指板书)父亲三次扔金币,如此良苦用心是想让儿子明白什么道理?(板书:倍加珍惜)

  六、创作名言。

  同学们,相信此时此刻你心中有许多话想说,现在,就拿出笔把你的感受浓缩成一句话写下来,老师带回去给我的学生,让他们也学会正确地对待金钱。

  板书:

  一枚金币

  父亲儿子

  母亲给扔笑

  母亲给扔笑

  自己挣扔受不了挣钱辛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