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双手》教学案例

《一双手》教学案例

来源:九壹网

  《我们的手》

  [教学分析]

  《我们的手》是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全诗共四个小节。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借“手”这一意象,把它分别比做电线、桥、船、小鸟等,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幸福、友好、真诚、快乐等人性中美好的感情传递给热爱生活的人们。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 体会手所象征的感情,进行仿照编写活动,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跟老师一起学:

  1.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你能具体说说我们的手能干什么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我们的手》。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把自己喜欢的地方画下来,记下不懂的问题,或者在书上标一标自己的新收获。

  (2)展示读。

  3. 精读课文,深化目标。

  (1)自由读文,想一想:读懂了什么?

  (默读诗歌,看看能读懂哪些内容?遇到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在旁边打上个小“?”)

  (2)交流

  ①读过这首诗歌,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你最喜欢哪个段落?读一读?并说说你的理由。

  ②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4. 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整首诗歌把我们的手比喻成了电线、桥、船和小鸟,那它还会是什么?再仿编一段,来表达一下你们的感情。

  5. 大家通过自己仿编的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感情,我们的手是一双神奇的手,他可以在我们之间形成一种力量,也可以表达一种感情和含义。

  6. 作业:

  (1)请你回去把这首诗歌献给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2)继续完成仿编。

  《一双手》

  [教学分析]

  《一双手》是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文章通过对林业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一双奇手的细节描写,透射出这位普通劳动者为绿化祖国,为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课文两次对张迎善的手作了特写,第一处:第5―7自然段,作者从颜色、纹络、掌面、手指、左手、关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并多次运用了比喻句:“掌面像鼓皮一样硬。”“一个手指好似三节老干蘑”。这些比喻句,凸现了这双手的与众不同。第二处:第17自然段:“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这里通过数字描写的方法让人感受到这双手是天下第一号大手。这样一双手就在作者浓墨重彩之下像特写镜头一样展示在读者面前,透过这双手我们看到的是张迎善这位普通劳动者甘心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人们的美好愿望。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了解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探讨这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感受张迎善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

  3. 学习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文章的阅读方法。体会数字说明的好处,认识以小见大,借手写人的写作手法。

  [重点难点]

  文章两次对手作了特写,分别从颜色、纹络、掌面、手指、左手、关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并多次运用了打比方和数字描写的方法凸现了这双手的与众不同。而这双手所透射出的是一位平凡又不平凡的林业工人甘心奉献,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所以了解这双手的特点,在探讨形成原因的过程中,感受张迎善的美好心灵应该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跟老师一起学:

  1. 人人都有一双手,可它们绝对不会是相同的。老师这儿有四双手的具体描写,猜猜他们的主人是谁好不好?   

  2. 这四双手大家一下子就猜对了,有什么秘诀?

  3. 小结: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使每双手各有特点。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是一双手。想了解这双手吗?

  4. 把预习时发现读不准的、读不好的生字说出来,提醒大家注意。

  5. 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具体描写这双手的句子用线划下来。

  6. 你划了哪些关于这双手的具体描写?和大家交流一下。

  7. 品读感悟,层层深入

  形象感知,联系生活,从外观的角度了解这双手。

  (1)把这些具体描写多读几遍,想一想这是一双怎样的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大、硬、粗的特点)

  (2)比手感知——大。

  句子: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①抓住具体数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②根据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3)生活感悟——硬、粗。

  句子: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硬、粗。

  ①指导:这里运用了打比方的手法,把掌面比作   ,把手指比作    。

  ②生活中你见过鼓皮和干蘑吧,是怎样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了?(联系已有经验进一步体会出手的硬和粗。)

  ③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④出示老茧:指读。什么是老茧?见过谁长老茧?张迎善的手不仅磨出了老茧,而且布满每个角落。(关键词“老茧”的理解,并拿生活中见到的长老茧的人的手和张迎善布满老茧的手比较,更深层的体会到底坚硬和粗糙到什么程度。)

  (4)小结:对这双手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面对这样一双与众不同的手,你想说点什么?

  (这是一双令人敬佩的手;这双手一定干了很多活;张迎善的手为什么会成这样呢?)

  8. “张迎善的手到底干了些什么,让同学如此敬佩?”“张迎善的手为什么会成这样呢?”请学生默读课文

  9. 好,我们一起来为张迎善算一算,栽一棵树手往土里插――就算三次吧,一天栽一千棵,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十天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二十天呢?张迎善一共栽了多少棵树?这双手又往土里插了多少次呀?(780000次)。

  10. 课文中还有哪些数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它圈出来,大声地说一说。

  [课文中出现了33垧,44.5垧,1300立方米,3500层积立方米]

  11. 看呀,就是这双手,和土壤的几十万次接触,创造了如此这般的财富。静下心来再想想,难道这双手所付出的,所创造的就仅仅是这些吗?

  12. 看看这些数字,再想想这双手,孩子们你又想说些什么?

  13. 林业局负责人说:这是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什么是金库?绿色的金库指什么?为什么说森林就是绿色的金库?

  14. 小结:这大森林啊,的的确确是绿色的金库,而这金库的创造者就有张迎善,就有张迎善的这双手。让我们再来重温这双手的具体描写好吗?有感情地读一读。

  15. 想象,从情感的角度赞美手,赞美人。

  作者说:看着这双手我看到了一山翠绿的森林,孩子们看着这双手看到了什么?

  16. 张迎善,一个平凡的林业工人,用这双普通却又不普通的手,创造了不凡的事迹。

  17.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手,不怕风寒的清洁工人的手,传递知识的老师的手,勤劳能干的爸爸的手,温暖细腻的妈妈的手,还有你们,稚嫩灵巧的手等等,课后请你们仔细观察,试着把它写一写。

  《手上的皮肤》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 教给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 了解手上皮肤的特点和功能,增强学生对双手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快速收集信息的能力。

  发展性目标:通过学习,要学生了解手的用途和特点,感受手的奇妙,珍爱我们的手。

  跟老师一起学: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3. 交流识字方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4. 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用找出课文的总述段落或者是总述句的方法来归纳主要内容。

  5. “金钥匙”今天又有学习的好方法要教给大家了,根据“金钥匙”的方法自己默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重点句,记下不懂的问题。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手的皮肤?

  6. 你通过今天的学习,觉得今后应该怎样来保护你的双手?

  7. 作业:请回家之后仔细观察爸爸的双手,写一篇文章,并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爷爷、奶奶。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 下面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1. 不可胜数 金壁辉煌 形象各异 清爽

  2. 变化多端 温揉可亲 枝折花落 淘气

  3. 慕色降临 相依为命 长年不空 报酬

  4. 朴素大方 稀世之宝 柔和安详 观赏

  二. 查字典填空。

  1. “册”字典中的解释是:①量词;②册子。“画册”中“册”的意思是(    )。

  2. “精”的意思是:

  ①提炼出来的精华;     ②经过提炼或挑选;

  ③细;                 ④精通。

  “精美”中“精”的意思是(    )。

  3. “屏息凝视”中“屏”的意思是(    )(①屏风;②屏条;③遮挡;④抑止;除去)。

  “凝”的意思是(    )(①凝结;②注意力集中)。

  “屏息凝视”的意思是(    )(①有意地暂时抑止呼吸,聚精会神地看;②用屏风挡住呼吸,让视力凝结到一点;③抑止注意力集中)。

  三. 判断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语是否正确,在括号内用“√”、“”标出。

  1. ……于是站起来,既依依不舍,又满怀向往,慢慢地向别处走去。(    )

  2. 不管天气怎样,我们明天却去公园玩。(    )

  3. 不仅你去和我去,连隔壁的小弟弟也跟着一起去。(    )

  4. 虽然战场在,可我们好似也参加了战斗,精神紧张,心潮随着球起落。(    )

  5. 因为我爱你的脸,所以只有脸才能显示战士的英勇和豪迈。(    )

  6. 周末的晚上,我或者看电视,或者读小说。(    )

  四. 用“√”在括号内标出比喻句。

  1. 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    )

  2. 她长得很像我的妈妈。(    )

  3. 春光似海,盛世如花。(    )

  4. 老奶奶那爬满皱纹的脸高兴得像一朵绽开的花。(    )

  五. 成语积累(在括号内填上一种植物名称,使之成为成语。)

  顺(    )摸(    )    火(    )银(    )    囫囵吞(    )

  世外(    )源    (    )落归(    )   (    )红(    )绿   

  胸有成(    )     桃(    )不言       粗(    )大(    )

  沧海一(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