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苏教《有的人》资料

苏教《有的人》资料

来源:九壹网

  阅读演练

  江苏海安丁所中学  丁海意

  跨越时空的纪念

  聂绀弩

  一个高大的背影倒了,

  在无花的蔷薇的路上——

  那走在前头的,

  那高擎着倔强的火把的,

  那用最响亮的声音唱着歌的,

  那比一切人都高大的背影倒了,

  在暗夜,在风雨连天的暗夜!

  在暗夜:

  风吼着,

  拔倒参天的古木;

  卷起一切可以卷起的东西,

  打向我们底行列——

  这悠长的行列,

  这肃穆的行列,

  这愤怒的行列!

  那引头的背影倒了!

  在暗夜:

  雨淋着,

  在我们底头上,

  在我们底身上。

  在我们底心上!

  泥水拖住我们底腿,

  无花的蔷薇刺进我们底脚心,

  一切肮脏的东西溅在我们底身上!

  我们是一条悠长而固执的行列——

  饥饿的行列,

  褴褛的行列,

  奴隶的行列!

  那走在一切人前的背影倒了!

  我们是强健的,

  然而受伤了;

  我们是勇敢的,

  然而受伤了!

  我们是固执的,

  然而受伤了!

  在无花的蔷薇的路上,

  在风雨连天的暗夜,

  没有一点伤痕的,

  不在我们底行列里。

  那伤得最厉害的人倒了!

  他是我们中间的第一个——

  第一个争自由的波浪,

  第一个有自己底思想的人民,

  第一个冒着风吹雨打和暗夜底一切,

  在无花的蔷薇的路上,

  高唱着自己底歌的人民。

  这第一个人民倒了!

  惊天动地的响声,

  晴天霹雳般的响声,

  我们中间的第一个倒了!

  那高大的背影没有了,

  那倔强的火把没有了!

  那响亮的歌声没有了!

  千万人底号哭,

  千万人底喊叫,

  千万人底悲痛,

  赎不回这无比的损失!

  高大的引路人,

  你知道么?

  谁在哀悼着你!

  前面是平坦的路底边沿,

  白天底边沿,

  晴明底边沿,

  能够忘记么,

  你第一个向它走去的人!

  安息吧,亲爱的朋友!

  永别了,人民底同志!

  我们要从你底尸身上走过,

  踏着你底肉和骨和血,

  踏着你指引过的路,

  用我们底眼泪,

  用我们底歌声,

  用我们的脚印,

  造成你底坟墓,

  愿你底英灵永远和我们同在!

  延伸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蔷(   )薇    高擎(    )   倔(   )强     褴(    )褛    霹(   )雳

  2.诗歌的题目“跨越时空的纪念”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3.试分析“那高擎着倔强的火把的,那用最响亮的声音唱着歌的,那比一切人都高大的背影”这句诗的深刻的内涵。

  。

  4.“我们要从你底尸身上走过,踏着你底肉和骨和血,踏着你指引过的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决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5.“在暗夜,在风雨连天的暗夜!在暗夜:风吼着,拔倒参天的古木;卷起一切可以卷起的东西,打向我们底行列——”这句诗中“暗夜”指什么?这句诗揭示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实?

  。

  6.聂绀弩先生写这首诗时,情感强烈而复杂。请您反复吟诵全诗,尝试着体会并写出这种情感。

  。

  答案:

  1.qiáng  qíng   jǘe   lán   pì  2.鲁迅先生的精神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永垂不朽,人们会永远纪念鲁迅先生。诗歌的题目寄托了聂绀弩先生对鲁迅先生的逝世无限怀念、追悼之情。3.此题是开放题,答案不求统一。可这样回答:鲁迅先生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始终利用手中的笔作武器,与青年一道顽强地同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从不退缩,永不妥协,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4.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决心继承鲁迅先生未竞的事业,沿着先生指引的方向,化悲痛为力量,与敌人血战到底。抒发了诗人对先生的逝世无比沉痛,对敌人无比愤恨的感情。5.诗中“暗夜”指反动的黑暗统治。这句诗揭示了当时反动对内党新四军以及风起云涌的民主运动,对外“绝对不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的投降的社会现实。6.此题是开放题,答案不求统一。

  老      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年4 月

  延伸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总得(    )   咽(   )   垂(   )下

  2.这首诗押大致相同的韵,请写出两节诗的韵脚和韵母。

  第一节的韵脚是          ,它们的韵母是         。

  第二节的韵脚是          ,它们的韵母是         。

  3.试以“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中的“扣”字为例,分析诗歌语言的特点。

  。

  4.诗歌是通过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这首诗中的“老马”这一形象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你认为哪一个成语最恰当,在括号里打勾。

  a.吃苦耐劳(      )b.任劳任怨(     )c.忍辱负重(      )d.忍气吞声(     )

  5.联系作者的写作年代及其背景,结合自己的理解,试写出“老马”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

  。

  6.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a、这首诗借老马的形象,抒写了自己不堪重负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的不平。

  b、诗中的老马肉体和精神上都受着沉重的压力,它在苦难的生活中挣扎、企盼,它的性格中有善良、有坚韧,更有不屈的反抗。

  c、这首诗既有鲜明的形象,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因而具有感人的艺术力量。

  d、这首诗只截取了装车那一刻的情景,画面也突现了老马头部的动作,却表现出老马凄惨的处境和悲苦的命运。

  答案:

  1.děi  yàn  chuí2.话,下,  ua,  ia ;咽,面,  an,  ian 3.“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的“扣”,以被动动作的形式,形象地展示了老马肉体上的负担之沉重与心情之悲苦以及老马主人的凶狠毒辣。“扣”本是极平常的口语,用于这句诗中却能真切地反映出老马的命运及诗人对它的深切同情。4.c 5.此题是开放题,答案不求统一。诗人以“老马”为意象,揭示三十年代初,旧中国人民正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深重的苦难和黑暗反动的统治。表面是写马,而实际是写人,象征着旧中国倍受奴役的忍辱负重的劳苦大众。6.a

  江苏海安丁所中学  丁海意

  作者通联:邮编226632  联系电话:0513—8332699,0513—8016386 e-mai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