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西湖》教后感——第二课时巧妙设计

《西湖》教后感——第二课时巧妙设计

来源:九壹网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口头造句。

  3、学习归纳自然段段意。

  4、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西湖的自然美,感悟文章的语言美,体会西湖拥有“人间仙境”、“明珠”称谓的独特内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背诵自己喜欢的词句或段落,积累语言,提高文字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西湖优美的风景,得到美的享受。

  2、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运用打比方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尝试用比喻词说句子。

  教学准备:

  1、课件设计。

  2、课前要求学生查找与西湖有关的资料、图片,并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收集和处理资料。【教师事先要了解,精选学生的图片,可以事先存入电脑,也可以用u盘当堂展示。不管用何种方法,一定要帮助学生精选图片,图片不是越多越好

  教学过程:

  一、走进西湖

  1、导入: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数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闻名天下,赢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今天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陈老师一起,来一次文中游西湖吧。(出示课题,齐读)

  2、西湖的秀丽,不仅表现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现在环抱她的群山,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远眺、近赏,西湖总是那样的秀丽,令人流连忘返。现在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西湖风光吧。看,远处就是西湖!(幻灯片播放一组西湖的图片,定格在课文插图:西湖全景图。)

  3、眼前的西湖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自由说。

  二、感受西湖

  1、同学们说的真精彩,其他同学听的也很认真,我知道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走进西湖去欣赏一番。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语文书打开到32页,再去回顾一下课文。

  2、课前,同学们都已经借助评价手册做了充分的预习,陈老师就来考察一下大家的预习成效。

  3、指名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每自然段读完,出示本段生字词,指名生读,齐读字词。

  三、感受西湖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置身西湖,我们的眼里有山,有水,有景。一切都如诗、如画、如梦,真像到了人间天堂。所以作者在第一段中就写到: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生读。

  2、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指名生交流。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指导理解 “素有”、体会“天堂”。

  △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指导理解“明珠”。

  3、请同学们通过你们的朗读,把西湖这颗镶嵌在人间天堂里的明珠的魅力展现出来吧!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西湖这颗明珠,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平静,碧波荡漾,倒映着柳丝飘逸的湖堤,黛绿的小岛,湖光山色美如仙境。

  1、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你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地轻声朗读第二自然段,寻找答案。(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生交流。

  (1)(板书:山峦)你觉得这山怎样?从哪里体现出来的?

  a、山多:从哪儿看出多?

  △理解“层层叠叠”。指名读。【评价朗读:前面是山,后面也是山,山很多,是层层叠叠的,你读出了那种感觉……

  △理解“连绵起伏”。指名读一读“连绵起伏……”,师做手势帮助理解“连绵起伏”。【评价朗读:山峦通常既不高,也不陡,这连绵起伏的山峦,颜色也很有层次

  b、山的颜色不同: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评价朗读:你读出了不同颜色的美

  △看图引说:这山绿,那山青,一山浓,一山淡,让我们看了感觉就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c、请你把这优美的景色读出来。自己读,指名生读,齐读。【评价朗读:通过你的朗读,真的使我看见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2)你还看到了什么?(板书:湖水)读读描写西湖水美的句子。你觉得西湖的水美在哪里?

  △平静:怎么看出很平静的?(课文把它比作银镜,说明它很平静)

  师:是的,镜子是很平的。把湖面比作镜子,就等于告诉我们,作者当时看到的湖面是风平浪静的。谁愿来读这句话?(指读1人)

  师:有人知道“硕大”的意思吗?(让学生说,学生不会则由老师说)

  师:说到“硕大的银镜”,你能想象出那是什么样的情景吗?(生说。很大、闪闪发光。)

  师:真是太漂亮了。谁能读出它的大,读出它的美?(生读。关键是让学生读好“硕大的银镜”

  师:这句中的“犹如” 可以换成什么?(好像,仿佛)你能试着用“犹如”来说个句子吗?(说话训练)

  出示:西湖岸边随风飘拂的柳丝,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如__________。

  你可以根据老师给你的提示来填空,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补充句子。

  静静的湖面有了这白鸥,显得更有生趣了。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西湖湖面上点点白鸥飞掠的景色,读好这两句。自由试读,指名读,齐读。

  (3)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那两层意思?远处的山(或环绕西湖的山)很美;西湖的湖面(或西湖的水)很美。合在一起该怎么说?这一段主要写(环绕西湖的)远山和湖面都很美。

  教师小结: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今后学习每一篇课文,我们都要锻炼一项新本领——能用比较简洁的话来说自然段的意思,掌握了这项本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课文。这一自然段看起来挺长,其实是抓住两点来写的,一是山,一是水。

  2、站在湖边眺望,真是远山近水皆有情。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让我们一起把这画面展现出来吧!齐读第二自然段。

  3、面对如此美丽的远山和美景,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背诵第二自然段。

  4、过渡:是呀,正因为如此,西湖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西子湖。人们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宋代诗人苏轼就曾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漂亮的人怎么打扮都是美的。西湖之美,使人赏心悦目。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作为著名的风景名胜,西湖与我们南京的玄武湖一样有众多的景点。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课文中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个景点,然后在地图上找出来。(电脑出示地图)

  2、交流课文写到的景点,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在地图上指出来。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口头填空):这一自然段首先写了围绕着西湖的一圈绿色镶边,接着写了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又写了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最后写了湖心的三个小岛。

  3、把你喜欢的景点多读几遍,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呢?(电脑出示第三自然段,但其形式与课文不一样,它把各个景点都作为一段出示,而且可以去掉最后一句写总体感受的部分。每个景点最好做成“热点”,以便于在随机汇报时随机点出)

  4、随机汇报,随机点出,随机朗读。

  △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

  (出示句子和图片)指名生读,说说喜欢它的理由,指导读好句子。

  小结:如果我们把美丽的西湖比作漂亮的裙子,那它就是绿色的裙边;如果我们把美丽的西湖比作一幅画,那它就是活生生的画框,真是够神奇的。

  △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葱绿”——孤山上树木繁茂,满眼青翠,颜色很美。)

  小结:葱绿的孤山静静地处在碧水之间,它虽不险峻,却格外秀美典雅。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它的美吗?指名读。

  △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这里的白堤和苏堤就是为了纪念白居易和苏轼两位诗人。(板书:湖堤)

  我们都见过随风轻轻飘动的红旗,轻轻柔柔的(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课文说“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那该是多么奇妙的景象啊。请同学们一边想象着画面,一面读一读这句话。

  【评价朗读:建议让学生朗读,分层次评价,如第一次提示为“似青绸绿带的长堤漂浮在波动的水面上,有着一种动态的美”,第二次提示“轻柔(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或用手摸摸学生的小脸),就像妈妈轻轻抚摸你的脸的那样一种感觉,那是很美好的,要读出这种感觉”。这里的关键是“轻柔地漂浮”要读慢些、读轻些。学生读不好,教师要范读,然后让每个学生自读体会,再指名读,最后齐读。“轻柔”的漂浮又是怎样的感觉呢?没有对“轻柔”之义的提示,学生可能读不好。故由教师提示词义。

  △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绿树丛中。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板书:小岛)

  仙境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景?朗读体会。

  小结:小岛在树木的遮掩下,若隐若现,十分迷人。

  5、这连绵起伏的群山,水平如镜的湖面,秀美典雅的孤山,似青绸绿带的湖堤,树木掩映下的小岛,仿佛仙境一般。看了之后我们感到十分舒畅,真是 “心旷神怡”啊!请你来读一读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话,一边想象西湖的美景,一边用舒畅的心情朗读。

  6、谁能像第二自然段那样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主要讲了西湖的各个景点都很美。

  △学生罗列景点“主要讲了湖的四周、孤山、苏堤白堤、湖心小岛很美”时,首先要肯定其正确,然后指导:可以抓住你认为最重要的两个景点,其它的用一个“等”来代替就可以了,如“主要讲了湖的四周、孤山等景点很美”。谁会像老师这样来概括。(学生尝试概括)指名生回答。

  7、你还知道哪些景点?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介绍一下搜集到的西湖景点。指名生交流自己所搜集到的材料,可配图片。老师这里还有班上其他同学收集的许多关于西湖的资料,课后我们再去交流。

  西湖各个景点的风光如此旖旎,难怪作者说: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出示第三段最后一句话)齐读。

  8、这是作者欣赏了西湖美景后的感受,那么你欣赏后又有怎样的感受呢?请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出示:看到了这样的美景,我( )

  9、让我们再一次齐声朗读第三段,把美丽的西湖深深地映入我们的脑海。

  10、白天的西湖美景使中外宾客目不暇接,而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去游赏月下的西湖!

  四、印象西湖: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的画卷,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让我们以苏东坡的诗句来结束今天的游览吧。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五、板书设计

  6、西湖

  山峦 湖水 (远眺)

  湖堤 小岛…… (近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