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案例及反思

来源:九壹网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春天产生向往与遐想,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我”对春天的向往之情,并将这种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3、认字4个,写字8个。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风格清新、充满情趣的儿童诗歌,诗中处处洋溢着对春天的向往、喜爱之情。本文可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意识,并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教学过程

  (一)就课题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优美的小诗,它的题目听起来有些特别。

  (板书题目:梦已被染绿)

  2、读一读这个题目,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问的问题:文中的“我”做了什么梦?梦怎么会被染绿呢?等等]

  3、你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老师配乐范读诗歌,提示学生认真听、仔细看。

  2、提问:通过老师读文,你了解到什么?

  (三)学生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这么美的一首小诗,你愿意自己读一读吗?请你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圈出来,用你喜欢的办法读准字音。

  (2)谁愿意给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大家做小评委,帮他评一评。

  2、通过自学、合作的方式识字,强调识字重难点。

  (1)自学生字,重点从“音、形”上学习。

  (2)在小组内说一说哪些字需要注意,给同学讲一讲。

  (3)由小组代表强调难字,教师适当板书,引导学生注意生字难点。

  如:散:多音字、左下方的字形。  融:左下方的字形。

  (四)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小声地读课文,想一想:这首诗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把这些语句画下来。

  2、深入朗读重点句,体会情感,练习朗读。

  (1)读一读画下的句子,体会一下:“我”发现“嫩草已经吐绿”这个秘密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2)练习把这种惊喜、自豪之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多种形式朗读重点句,体会情感。

  3、结合课文题目,理解文章最后一句的涵义。

  (1)读一读最后一句,谈谈自己的体会。

  (2)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渴望之情,并将这种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4、对于课文,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提出并请小老师解答。

  5、课内外相结合,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树立观察意识。

  (1)再次读全文,想一想: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善于观察、感情细腻等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