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自己的文言文教学过分注重文言基本知识的传授,面面俱到,对“言”的关注远远超过“文”。其实像《师说》这样浅易的文章,无论是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还是情感的探索,我们都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1、充分重视诵读,重视情感的体悟。综合采用学生出声诵读、默读、集体诵读、个别诵读、教师范读等各种诵读方式,诵读中间穿插文言基本知识的积累和梳理,让学生体会掌握字词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文本的内容和情感。教学既注重了“言”,也注重了“文”,很好地完成教学的任务。
2、要找准知识的载体。新课改追求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老师要通过不着痕迹地预设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从而实现能力的生成。
3、要古为今用。象《师说》这样经典的篇章,除内容外还为我们提供了议论文的写作模式。在课堂上,老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论述结构、论证方法,了解文体特点,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