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理解园园为什么脸红了,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过的树叶一般是什么颜色的?点击课件看图填写:
  ( )的银杏树叶 ( )的桑树叶 ( )的枫树叶
  2、今天我们读的故事中,就有不同颜色的树叶点击出示,填出“绿色的树叶”“蓝色的树叶”。这种树叶是谁画的呢?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听清楚生字的读音,画出新的词语。
  2、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三)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正音,指名领读。
  3、分组读,边读边看实物识字:铅笔盒子课桌美术,做动作识字:吞吞吐吐、皱眉头。
  4、分辨多音字:吐吞吞吐吐呕吐教。
  5、比较形近字:术、木、注、住削、消。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反馈:刚才看到的绿树叶和蓝树叶是谁画的,为什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
  2、找到课文中林园园和李丽画树叶的句子,读一读。
  (1)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
  (2)李丽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用心地画着一片片树叶。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
  3、绿树叶这么惹人爱,为什么李丽不画?林园园怎么会脸红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去研究吧。
  (四)指导写字。
  1、分析字的结构特点“由、术、吐、注、课、铅”
  2、说说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指导。
  (1)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
  (2)铅,右上不是一个“几”字
  4、学生练习写字,写后共同评议,比比谁写得工整、美观。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自制绿叶卡片中的生字、词。
  2、“捡绿树叶”游戏。每片绿树叶后藏着若干个生字,全部认对了这片绿树叶就送给他。
  3、谁画了蓝树叶?为什么林园园的脸红了呢?学生反馈,教师引领:那就让我们去看看,李丽向林园园借铅笔的经过吧。
  (二)朗读感悟。
  1、自由朗读第2、3、4自然段。用笔画出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
  2、指导读对话部分,理解词语。
  (1)指导第一次对话。
  ①课件出示:
  李丽小声对林园园说:“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②重点理解“小声说”“吞吞吐吐”“没画完”等词语。从这些词语里面你看出了林园园是怎么想的?
  (2)第二次对话。
  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吗?”
  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
  李丽说:“我小心一点儿。”
  理解“只好”。这个词是说李丽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她已经把房子、小山画好了,只等画树。齐读第一自然段。没有绿铅笔,没法画,所以只好等林园园把画画完,才又一次向林园园借。
  “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这是林园园的心里话,她担心李丽使绿铅笔时会把笔尖弄断,实在有点舍不得借。
  (3)课件出示。
  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画,不要画得太多。”
  林园园讲了三个“不要”,总是担心李丽弄坏,或者使用得太费,舍不得借。她借绿铅笔的话也是有条件的。听了林园园的话,李丽连忙说:“我只画树叶和小草。”
  理解三个“不要”和“连忙”“只画”。(“连忙”和“只画”,是讲李丽一心想借用绿铅笔,既然林园园肯借给她绿铅笔,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园园的要求)
  课件出示: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要画小草?”从这个“皱着眉头”里你又看出了什么?
  3、理解第5自然段。
  课件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指名朗读。
  (1)你仿佛看到了李丽一边画着蓝树叶,一边脸上有了怎样的表情?
  (2)讨论:林园园看着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
  (3)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从“脸红”这个词中可以看见林园园以后会怎样呢?(也会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三)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笔、桌、景、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