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教学设计

来源:九壹网

  教材分析: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描写。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设计理念: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因此,在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从他们的已有经验入手,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学习雷雨前的段落时,先让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在读的基础上谈感受,学生的感受会更多。整堂课力求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教学目标:

  1、会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会写“压、乱、垂、沉、阵、蝉”;并能正确朗读全文,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

  2、通过学习生字,使学生掌握多种识记生字的方法。

  3、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并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教学难点: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知并有感情地朗读雷雨前的描写。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1.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板书:雷雨)雷雨和现在的雨有什么不一样呢?你有没有仔细观察过雷雨呢?你在雷雨前、后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呢?

  2.雷雨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场雷雨。

  请大家齐读课题。18:雷雨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 请打开书本八十页,听老师读读课文,从课文中你能听到些什么,看到些什么。(简单交流)

  2.你们真能干,听了一遍就知道了那么多!下面请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标出段落序号。相信你会知道更多。

  3.课件出示词语(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下来、压下来)认读词语。(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指名3个学生,分别读1、2、3自然段,4、5、6自然段,7、8自然段(按雷雨前、中、后的顺序朗读课文。)其他小朋友一边认真听,一边想一想老师为什么分这样3部分来读呢?

  2.为什么老师请小朋友分这样3部分来读呢?明确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

  板书:前、时、后

  四、研读课文,感悟情景

  (一)读通1-3自然段

  1.小朋友们,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大自然会有很多变化。课文是怎样描写雷雨前的景象的?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3个自然段写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呢?

  2.这一部分写了哪些景物呢?请自由地读一读,在书上圈一圈,圈完后和同桌讨论讨论。

  3.谁来说一说?(板书:乌云、叶子、蝉、大风、树枝、蜘蛛、闪电、雷声)

  (二)交流句子、指导朗读

  1.这些景物都找到了,雷雨前它们会怎么样呢?让我们先来看看雷雨前的云吧!谁来找到句子读一读

  (1)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你读懂了什么?你从哪个词知道的?

  “黑沉沉”写出了云层很厚,从“压”中体会到乌云来势凶猛。“满天”乌云多。

  “黑沉沉”你读的特别好,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乌云向我们压下来,大地一下子变暗了。谁也能向他一样读读。

  满天你重读了,听了你的朗读,我感觉这会儿乌云已经铺天盖地了。让人有些怕怕的。

  师问:“谁能做个压的动作,”学生做动作后,

  师问:(出示图乌云图)现在有满天的乌云向你压下来,压的你透不过气来,你有什么感觉?

  谁能再读读?我感觉天真闷啊,快喘不过气来了。---齐读

  (2).学生齐读后,师说:是呀,雷雨前,乌云密布,大地变暗,小朋友们都感到害怕,就连树叶和蝉好象也和我们一样。

  引读:瞧----“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雷雨前没有一丝风,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天又闷又热,蝉一声也不叫。)

  下面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一自然段,把这种静、闷的感觉读出来——齐读

  乌云向我们直压下来,这时谁又来了呀?它是怎么样的呢?指名说

  (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哪个词表明天气很快变化了?“忽然”

  怎样是“乱摆”?做动作。 对呀,你们刚才东倒西歪的样子就好象是“树枝在乱摆”,“乱摆”说明风很大。

  谁再来读一读?谁也想试一试?

  (4)引读:风太大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谁来当当这只害怕的蜘蛛,指名学生读。

  “垂”是什么意思?(东西的一头挂下来)

  能换个词说说吗?(挂、滚、跳、吊、荡…)

  (播放蜘蛛垂下来逃走的动画)瞧,这就是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跟你们刚才说的“挂、吊、荡…”意思完全一样吗?比较,

  感觉到“垂”更显出蜘蛛的害怕,用最快的速度逃跑。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体会那只小蜘蛛的惊慌心情吧。眼看就要下雨了,这时----(播放雷雨前闪电雷声)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5)“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师评:你不光看到了闪电,还听到了雷声,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这么响的雷,这么亮的闪电,该怎么读?(读得稍微快一点)谁来试一试?指名读。齐读。

  这么响的雷,这么亮的闪电,小朋友可千万不要到外面去,要注意安全。

  (句式训练,出示句子)要下雨了,你能不能用“_____越来越______”。说一说雷雨前的景象呢?

  用“要下雨了,_____越来越______。”说句子。(充分说)

  风越刮越大、天越来越暗、空气越来越闷、人们的脚步越来越快、低飞的蜻蜓越来越多、小蚂蚁爬得越来越快

  2、齐读课文1-3自然段

  同学们,在炎热的夏天,天空中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忽然间狂风大作,紧接着电闪雷鸣,这个变化过程,就是雷雨前的景象,我们一起来读读看。要下雨了---满天的乌云---(教师引读)

  3、要下雨了,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我们的生字宝宝也躲进了他们的家中

  五、巩固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

  2. 指导书写“垂”a.怎么记b.看笔顺c.书空d.师范写e.生写一个f.比较g.在写一个,评价。

  3. 全班交流“压、乱、沉、阵、蝉”的记字方法,师范写,生学写

  板书设计:

  前  1-3   乌云、叶子、蝉、

  18、雷雨               大风、树枝、蜘蛛、

  闪电、雷

  中  4-6

  后  7-8

  《雷雨》说课

  三水湾小学  邹莹

  教材分析:今天我上的课文《雷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第18课。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根据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分成三部分,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

  教学目标:

  1、会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会写“压、乱、垂、沉、阵、蝉”;并能正确朗读全文,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

  2、通过学习生字,使学生掌握多种识记生字的方法。

  3、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并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教学难点: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知并有感情地朗读雷雨前的描写。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炎炎夏日,闪电雷鸣,声声蛙鸣,美丽彩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对雷雨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单元训练中提示,学习本组课文,要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朗读、表达能力。因此,在本课的预设中,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将文本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感悟语言,体验情感。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们都曾经历过雷雨时节,经历过大自然中的各种天气。这些画面,这些意境,都沉睡在他们心中。只要我们去激活,去运用,它就能成为解化和接纳课文语言的精神同化点。从而进入课文中雷雨前的特定情境,使丰富的感知成为学生体会课文的基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有没有仔细观察过雷雨呢?你在雷雨前、后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呢?(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从课堂开始让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话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再进入文本,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要让这么小的学生说出课文是按照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顺序来写的,是很难的。也容易教死。几次试教以后,这环节安排指名三位学生读。与初读课文相比较,这次读的要求不但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而且在读的同时给学生布置了听和思考的任务,一边认真听,一边想一想老师为什么分这样3部分来读呢?我觉得读要体现层次性和目的性,扎扎实实地读好每一遍课文,让学生在每一次朗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三)品读课文:本课时安排了品读雷雨前的段落。

  自由读1-3自然段: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来凑热闹,这种紧张气氛。

  试教几次以后,感觉这种气氛真的很难言传。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一句中,“压”字用得很妙。但小孩子就是感觉不到闷热。我想还是得让他们进入到情景中去。教师用语言去营造这种情景,渲染这种气氛。“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像巨石一样向你压下来了……”“夏天的午后,天气非常炎热,满天的乌云向你压下来,越压越低……”在体会风大这个环节里,让学生角色换位,当一当小树。动手做做动作"乱摆".在蜘蛛环节的设计中,我力求做到符合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抓住语言点结合生活经验比较两个不同的字”垂”和”吊挂”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感觉,并通过动画让学生能更形象地理解并接触文本,将抽象的语言形象化,达到突破难点,落实重点的效果]

  在品读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时借助图片声音。并且以“要下雨了    

  越来越           。”的进行语言训练,并借此加深对课文第一部分的理解(即雷雨前的理解)。

  四) 识字教学。

  在生字教学中,重点教学”垂”字,先说说记字方法,再看笔顺、书空,师范写然后生学写一个,比较再写一个,评价。教学尽量有层次,到位。

  教学反思

  应该说这是一堂课经过精心准备的课,感谢全程关注我帮助我的所有老师。但因为本人水平有限,没有将课上得如预期那样好。自己觉得1.上课时没有放开,有些拘谨。甚至还说错了话2.教学过程中的衔接有些生硬。3.评价语匮乏,对孩子们如此优秀的表现,竟吝啬表扬。还有很多不足,请大家指出,我一定虚心接受,以后让自己多加锻炼,上出更好的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