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范进中举》课堂实录及点评

《范进中举》课堂实录及点评

来源:九壹网

  【教学目标】

  了解故事情节,学习刻画人物特点的方法,体会夸张、对比手法的巧妙,认识封建社会庸俗的人情世态及封建科举制对人的毒害。

  【教学重点】

  欣赏讽刺艺术,感知艺术形象。

  【教学难点】

  范进发疯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查──熟知字词

  1、点名读:

  挈;腆;绾;掼;醺;菩萨;啐;皂靴

  2、点名解:

  唯唯连声;谨具贺仪;果不其然;桑梓;轩敞;浑家;华居;兀自

  二、导──走近作者、作品

  1、导言:

  十年寒窗苦读书,一朝成名天下知,但有人却因此欢喜而疯。这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呢。一起进入课文《范进中举》。

  2、作者、作品:

  作者吴敬梓,字敏轩,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他也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儒林群丑的尔虞我诈、趋炎附势,使他洞察了世态炎凉,看透了科举制度的腐朽。于是便创作了一部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的长篇讽刺小说,共55回,本文选自第3回。

  三、讲──走进故事

  1、欣赏《范进中举》的图片故事。

  2、速读,概括大致情节。

  预案:整体上由范进中举前和中举后两部分构成。具体体现在:范进进学,岳丈祝贺;借钱遭骂,范进偷试;范进卖鸡,捷报到家;范进发疯,屠户治病;乡绅造访,馈银赠屋;范进送银,屠户回家。

  四、找──走近人物

  1、寻读:

  思考:中举前后范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周围的人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同桌讨论后全班交流:

  预案:以胡屠户为例。称呼:现世宝──贤婿老爷;对范进的外貌评述:尖嘴猴腮──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动作:腆着肚子,啐在脸上,骂个狗血喷头──手颤抖,扯衣襟,千恩万谢,低头,笑迷迷。范进、众乡邻、张乡绅的变化点名读文中相关词句。

  3、发现人物:综合描写人物的句子,在上一活动的基础上,归纳人物特点。

  小组活动:分四小组分别归纳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众乡邻。

  预案:范进──热衷功名,迂腐,中举前卑怯畏缩,逆来顺受。胡屠户──前倨后恭,嗜钱如命,庸俗自私,趋炎附势,贪婪虚伪。张乡绅──老奸巨滑,善于拉拢、攀附权贵。众乡邻──趋炎附势,巴结讨好。

  五、议

  深思范进喜极发疯、探究众人前后变化的原因。

  自由交流,畅所欲言。预案:一旦中举便飞黄腾达,这与范进之前的贫穷生活和卑微的地位将形成巨大的反差,他脆弱的神经受不了如此大的变化。范进的发疯是对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人的最大讽刺。另外,封建科举制度造就的“功名富贵热”不仅毒害了知识分子,也毒化了整个社会,毒化了所有人的灵魂。

  六、赏──精段赏析

  齐读第五段。

  1、赏析角度一:层次感。

  预案:昏厥,疯跑,跌倒,疯跑上集。

  2、赏析角度二:描写方式。

  预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如老太太的慌,报录人和众邻居的吓一跳,众人拉不住等均属于侧面描写。

  3、赏析角度三:细节描写。

  预案:“踹”、“挣”、“跌”、“拍”、“笑”体现了疯劲十足。

  4、赏析角度四:夸张手法。

  预案:有生活的真实感。

  自读末段,自由品味。

  七、移──知识迁移

  思考:如果你是同时代的读书人,你会像范进一样去考科举吗?

  你怎么看封建社会的科举?你又怎么看现在的高考,两者有区别吗?

  自由交流。

  八、谈──畅谈读此文后的感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本文主题、写法或其他角度展开。

  九、比──比较阅读

  教师下发《孔乙己》文字资料。

  教师提示:两文均把批判矛头对准了封建科举,但一个受人嘲笑,遭人凌辱,穷困而死,一个却终于叩开了功名利禄的大门。可从人物特点、写作手法等展开对比。(课外可收集资料后完成)

  【板书设计】

  范进中举

  前;后

  生活贫穷;对;生活富有

  地位卑微;比;生活显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