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的叔叔于勒》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我的叔叔于勒》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来源:九壹网

  10月13日,我在校内上了一节算是语文观摩课,所讲的是九年级上册11课《我的是叔叔于勒》。基于曾在上个月去开封听语文的省优质课大赛中,有老师讲过这一课,所以我备课时,也采取了济源樊静老师的“精品细读,品析人物”这个环节,同时也把主要的人物解析作为课堂上的一个重难点。

  我的这节课共三个环节,一目了然:

  一、情节回顾,为人物出场铺垫

  二、品析人物,着重对话神态描写

  三、对话热线,和作者沟通交流

  这三个环节其实目标只有两个,怎样认识一个人物,对作品的鉴赏和把握,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和作者进行沟通。

  在真正的授课过程中,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小意外,学生在品析人物,再现人物形象的时候,从动作神态语言各方面的形象再现,以及情感朗读,都显示了较好的水平,可能一时间和学生融入一体,所以在时间的把握上出现了小得偏差,第二个环节的教学多出了5分钟,导致第三个环节处理稍微有些紧张。

  第二个遗憾是在板书的时候,写错了一个字,也是自己很出丑的地方,哎!把吝啬的“啬”写成了别字,这种低级的错误以后一定要杜绝。

  其实这节课看似很简单,准备起来真的很难,很麻烦。因为课堂上的弹性太大,学生参与的多,教师参与的少,自然课堂生成难以预测,只能凭借“估计”和全面撒鱼思想来着重准备,既要备课,又更要备学生,备可能的“课堂生成”,因此需要老师有“高屋建瓴”般的真知灼见,能够从容的应对一切可能出现的局面,能够做好学生的舵手,既要学生迎风破浪,又要学生不迷失方向。既要求教师可以最快的融入课堂,又可以抽身局外,有效的引导学生。

  就像这一课一样,我的任务就是放手让学生去“再现“人物形象,又要适时的引导学生去关注原因,关注一些社会现象。而我所做的远远不够,我所讲的课远远不是自己想要的效果,看来”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仍需不止的努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