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八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优秀教案

八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优秀教案

来源:九壹网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白求恩同志伟大的主义精神。

  (二)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了解议论文中“叙”的特点。

  (三)理解文中对比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通读课文

  要求:

  1、圈出文中有关词语和成语。

  2、了解白求恩的生平事迹。

  3、画出概括白求恩精神品质的句子。

  (二)读后交流

  1、词语和成语(读读写写)。

  热忱 纯粹 鄙薄 不远万里 以身殉职 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 拈轻怕重 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微不足道 见异思迁

  2、了解白求恩同志的生平事迹。

  文中开头至“不幸以身殉职”,概述主要生平事迹。

  (补充有关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白求恩是怎样一个人。)(有条件的可投影)

  白求恩生平:

  白求恩,著名的胸外科医师。10年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大学医科毕业。曾任蒙特利尔皇家维多利亚医院胸外科医师和圣心医院胸外科主任。1936年随加拿大志愿军赴西班牙支持反法西斯斗争。1938年,受加拿大党和美国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中国援助抗日战争。他以精湛的医术抢救了大批伤员,培养了许多医务干部。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完县逝世,终年49岁(课文中50多岁有误)。

  3、明确记叙文中的记叙与议论文中的叙事的区别。

  提示:

  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悼念文章,此类文章一般都有叙事的内容。本文开头对白求恩的介绍只用了两个句子80多个字,却提供了白求恩的国籍、身份、年龄、来中国的目的、派遣到中国的原因等8个方面的信息,行文简洁,概括性极强。这就是议论文中“叙事”的特点,与记叙文中“叙事”有明显区别。

  投影资料:

  潘同志想到他(指白求恩)冒着雪,饿着肚子,一天走了80里山路,太辛苦了,就劝他:“你休息一下再去吧。”

  “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

  大家没有办法,只好带他去看病房。他一会儿检查了许多个伤病员,其中5个要立刻做手术。

  讨论:以上选段与课文开头的叙述有何区别?

  提示:

  选段是具体的描述,属记叙文中的“叙”。“叙”作为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文的主要特征,其主要目的是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而议论文中的“叙”则是为证明论点而提出的事实根据,“叙”需要简明概括,是为议论服务的。课文开头简述的白求恩的生平事迹,是为下文的议论,即每一个中国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一分论点提供事实根据的。“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主义精神,每一个中国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的议论就是在上文叙述的基础上产生的。

  4、白求恩同志具有哪些精神品质?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提示:分论点中心论点

  学习白求恩(1)国际主义精神

  (2)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3)对技术精益求精学习白求恩同志的主义精神

  议论文中作者对某件事、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所持的见解或主张就是文章的论点。本文深刻地分析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精神。作者把对白求恩精神的评价提到主义精神的高度,把白求恩的主义精神分为三个方面,即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从而提出了并列的三个分论点:(1)每一个中国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2)每一个中国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3)每一个中国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三个分论点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中心论点:每个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主义精神。

  (三)作业

  1、编写课文结构提纲。

  2、从文中运用的成语中选择至少五个成语,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注意成语的恰当使用。(150字左右)

  板书设计

  纪念白求恩

  分论点中心论点

  学习白求恩(1)国际主义精神

  (2)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3)对技术精益求精学习白求恩同志的主义精神

  第二课时

  (一)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组自选文中一部分,围绕一个分论点进行分析

  要求:

  1、找出这个分论点,画出文中的有关句子,然后加以概括。

  2、说说哪些句子是议论,哪些句子属叙述,体会叙议结合的好处。

  3、议一议论述分论点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二)班级交流

  提示:

  1、可用找段落中心句的方法找出揭示分论点的有关句子。

  分论点可概括为(1)每一个中国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2)每一个中国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3)每一个中国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2、重点分析第2段,其他段落分析方法类似。

  第2段可分为三个层次,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

  第一层(第1、2两句),正面介绍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两个表现:“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和“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然后表明作者对这种精神的高度赞扬,号召每个党员都要学习他。

  第二层(第3—7句),拿“不少的人”跟白求恩做对比,突出了白求恩的高尚,阐明了学习白求恩的现实意义。

  第三层(第8—10句),侧面介绍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感人之深。进一步支持了论点,并发出号召,重申论点。

  整段夹叙夹议的特点十分明显,“叙”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或根据叫论据。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叙”的内容则属于事实论据。议从叙出,叙议结合,更具说服力。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懂得向白求恩学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怎样向他学习。叙得简要,议得精辟,深刻的立意使文章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

  其他部分简析:

  第1段,1、2句叙述;3、4句设问,引出本段论点;5~9句议论,剖析国际主义精神及我们怎样学习这种精神。

  第3段,先叙,从钻研精神和医术水平两方面概括叙述,突出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后议,强调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必要性。

  第4段,先叙自己与白求恩同志的交往,叙述中表达了无限惋惜、遗憾、哀痛的心情。后议,论述学习白求恩的重要性,即“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并以一组排比句展开“大有利于人民”这一语义中心,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价值等方面深入阐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

  3、本文主要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提示:

  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一般有摆事实,讲道理,既摆事实又讲道理。

  文章1、2、3段中都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第2段中对比尤为明显: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与“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对比;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与不少的人“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的四种主要表现作对比;一种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每个党员都要学习”,另一种是自私自利,“其实不是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党员”,一正一反,对比鲜明。

  第3段用对比,批判那“一班人”的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针对性强,富有现实意义。

  这种对比的写法是由写作目的决定的。本文不仅为了颂扬白求恩,而且为了教育全党学习白求恩,所以既评述白求恩,又批评党内不良倾向。通过对比,褒贬分明,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通过对比,显出差距,更加有力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三)学生归纳学习本文的体会

  提示:

  可从不同角度谈:

  1、学习白求恩精神;

  2、学习夹叙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