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来源:九壹网

  一、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

  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开是有性生殖生物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的减数特有的行为。

  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

  3.细胞核遗传

  只有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基因随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数目不稳定,遵循细胞质母系遗传规律。

  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问题,分离规律不能直接解决,说明分离规律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二、基因分离定律的因素

  基因分离定律的f1和f2要表现特定的分离比应具备以下条件:

  1.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基因控制,而且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

  2.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会均等。

  3.所有后代都应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相同。

  4.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三、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点拨

  1.掌握最基本的六种杂交组合

  ①dd×dd→dd;

  ②dd×dd→dd;

  ③dd×dd→dd;

  ④dd×dd→dd∶dd=1∶1;

  ⑤dd×dd→(1dd、2dd)∶1dd=3∶1;

  ⑥dd×dd→dd∶dd=1∶1(全显)

  根据后代的分离比直接推知亲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

  ①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

  ②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③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2)配子的确定

  ①一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分离规律。如aa形成两种配子a和a。

  ②一对相同基因只形成一种配子。如aa形成配子a;aa形成配子a。

  (3)基因型的确定

  ①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肯定由两个隐性基因组成aa。

  表现型为显性,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不能确定,aa或aa。做题时用“a_”表示。

  ②测交后代性状不分离,被测者为纯合体,测交后代性状分离,被测者为杂合体aa。

  ③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亲本是纯合体;

  自交后代性状分离,亲本是杂合体:aa×aa。

  ④双亲均为显性,杂交后代仍为显性,亲本之一是显性纯合体,另一方是aa或aa。杂交后代有隐性纯合体分离出来,双亲一定是aa。

  ⑷显隐性的确定

  ①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f1表现出的那个性状为显性。

  ②杂种后代有性状分离,数量占3/4的性状为显性。

  (5)显性纯合体、杂合体的确定

  ①自交:让某显性性状的个体进行自交,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可能为纯合体。此法适合于植物,不适合于动物,而且是最简便的方法。

  ②测交:让待测个体与隐性类型测交,若后代出现隐性类型,则一定为杂合体,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个体,则可能为纯合体。

  ③用花粉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植株为纯合体,根据植株性状进行确定。

  ④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杂种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的产物,且比例为1∶1,从而直接证明了杂种非糯性水稻在产生花粉的减数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证明可检验亲本个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6)遗传概率的计算

  ①用分离比直接计算:如人类白化病遗传:aa×aa→aa∶2aa∶aa,杂合的双亲再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生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为1/4。

  ②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

  四、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践应用

  (1)在育种中,欲培育显性性状品种,需先连续自交(或相同基因型相交,或通过测交检测纯合或杂合)直到确认不发生性状分离才能确定纯种,而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即可确认为纯合体。

  (2)在医学实践上,人们常常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对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作出科学的推断。此外,在血型推导上,abo血型的遗传情况也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