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6至7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2、初步学会一位数乘几十的口算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一位数乘几十的口算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
  Q、3、2、6四张扑克牌、折叠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Q、3、2、6四张牌:把Q看作12,你能根据这4张扑克牌上的数算24点吗?
  同学试算24点。
  汇报算法,根据同学的汇报,教师板书。
  同学的算法可能有:
  112-2=1022×6=1232×3=6……
  10×3=3012×3=366+6=12
  30-6=2436-12=2412+12=24
  引导同学找出上面各种算法中口算有“困难”的算式。(10×3=3012×3=36)
  比较这些算式与以前学习的2×6=12、2×3=6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一位数(板书)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学习几十乘几
  (1)提问:10×3应该怎么算呢?同桌之间说一说。
  (2)同学汇报,可能会出现以下算法。
  110+10+10=30
  2一个十是十,三个十就是三十。
  31×3=3,再加一个0,所以10×3=30
  (3)分析比较各种算法,在分析第三种算法时,教师在算式中用彩色粉笔画注:
  (4)折叠式卡片依次出示下面三组口算题。
  同学口算后,引导同学比一比,说一说有什么发现,试编一组类似的题目并口算。
  (5)小结:我们口算几十乘几时,一般先想几乘几。
  2、学习几十几乘几
  (1)提问:你会口算12×3吗?
  (2)同学讨论,汇报。可能会出现以下算法:
  112+12+12=36
  26×3=18、12×3就是2个18,18+18=36.
  31×3=3、2×3=6,合起来是36.
  (3)引导同学分析各种算法,在分析第3种算法时,通过小棒图协助同学理解重点:1×3表示1个十与3相乘,即10×3=30,再算2×3=6,30和6合起来是36。
  结合对第3种算法的分析,板书:
  (4)教师指出:12×3的计算过程,也可以写成竖式。
  同学试用竖式计算,可能出现以下写法:
  分析各种写法。请同学结合小棒图说说为什么这么算。
  引导同学阅读教科书,掌握一般写法。
  (5)完成“试一试”:用竖式计算21×3,并指导同学用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
  三、总结提升
  同学自由发言:说说今天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体会。
  四、巩固提高
  1、完成教科书第78页“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板演,其余同学座练。
  2、完成教科书第78页第4、5题。
  交流:从图上你得到那些信息?
  同学完成。
  3、游戏:接龙数青蛙。
  游戏规则:从一只青蛙四条腿,一直数到十二只青蛙四十腿,接着从十二只数到一只,如此往复。比一比谁说得既准确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