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日月潭》教学设计

《日月潭》教学设计

来源:九壹网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认“环”等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宝岛,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了解日月潭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三、教学准备:课件,关于中国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风景如画,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走进如诗如画的日月潭(板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师: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谁能说说本学期你都预习了哪些内容?

  (生答)大屏幕出示:1、预习字词,记字,认字。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还可以查找和课文有关的资料。

  指一人读

  2、出示一类字(师:接下来老师看看你们预习得怎么样。)   岛、展、建、纱、胜、约、省、盛

  (1)师:这些字我们已经认过了,还记得怎么读吗?

  (2)开火车读,再读给同桌听听。

  (3)师:看来你们字音读得挺准,还能用这些字组词吗?

  (4)“展、盛”两个字指名扩词。

  师:就像这样在小组内按顺序一人说一个字扩两个词,轮着说,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5)师:老师也组了一些词,自己练习读一坊读。

  出示:海南岛、岛国、发展、展示、建设、建功立业、纱布、轻纱、胜利、名胜古迹、省会、省、盛大、盛开、约会、节约

  指一声读,全班小声跟读。

  3、学习2类字

  师:同学们读得真棒,咱们再来看看这节课需要新认识的这些字,预习了吗?

  (1)出示带拼音的词

  环绕  茂盛  隐约  建筑  清晰  朦胧  仙境

  (2)看看这些生字,有哪些字音觉得容易读错的提醒同学们注意?

  指名读,其他同学跟读(不出声)。

  (3)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多种形式(大声读,小声,抢读,男女比赛读)

  (4)只剩字会读吗?同桌互读。

  (5)看来同学们字音读得非常准确,这些字的字形、字义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的字形字义呢?在小组内按1234的顺序每人说一个,轮着说,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有好方法也可以交流。如果哪个字实在记不好,可以提出来全班解决。听懂了吗?开始吧!

  (6)师巡视,小结记字方法: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有自己记字的好方法,大部分同学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找形声字的方法来记,还有的同学利用记偏旁、组词法、联想法,找形近字和同音字的方法来记,记得非常好。那么有哪个字有困难记不住的想请同学帮忙?

  可能提出的字:茂、筑、朦胧的意思。

  (7)大家生字记得不错,现在老师把生字藏到课文中,你还会吗?

  谁来读读课文?(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余的小朋友认真听,看看小朋友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帮他纠正。

  三、感情读文,理解感悟

  1、师:你对日月潭还有哪些了解?(生答)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想有人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看一看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那里美丽的风光吧!(课件出示日月潭的风光片)

  师:什么感觉?(美)

  2、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想日月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生自读。回答。

  4、师:看来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日月潭,课文中也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找找看书上怎么说的?(板书:风光秀丽)

  5、下面请同学们快速看看课文的每一自然段,想想课文通过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风光秀丽的日月潭?

  生1写了日月潭中午的景色。(师:是第几段的内容?板书)

  生2:第四段写了中午晴天和下雨时的景色。

  师:想想看还写了日月潭的哪些方面?(位置和名字由来)

  板书:1、地位、位置、周围环境

  2、名字由来

  3、清晨的景色

  4、中午晴天和下雨的景色

  6、你认为课文中哪一段最能让你感受到日月潭风景秀丽?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读一读。(生练读,自由选择朗读自己喜欢的"清晨","晴天","雨天"三个不同画面,)

  7、喜欢第三段:

  (1)师:谁来美美地读读你最喜欢的部分?其他同学用心倾听,想他哪些地方读得好,让我们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指读)

  (2)生1:我最喜欢第三自然段清晨的景色。(感情朗读)

  (3)汇报:

  生1:我认为他读得很好,读出了那种秀丽和美感。

  师:你从他读的哪句话或哪个词感受到了风景秀丽?

  (生2:我认为他没有读出那种秀丽和清晨的感觉。

  师:那你能不能来读一读?)

  体会“薄薄的”生3:“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读的很好,薄薄的读得很轻,读出了清晨静静的感觉。

  生4:我也觉得“薄薄的”读得好,薄薄的就是淡淡的,我平时见过很浓的雾,几米之外的东西都看不清,薄薄的雾是很淡的一层,能看清一些,又不是特别清楚。

  师:你会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真棒,其他小朋友也可以学习他这种好方法。

  师: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大家想看看吗?(播放课件)

  师:清晨的日月潭,一切都是那么静谧,那么安详。所以要怎么读出这种感觉呀?

  生:轻轻的读,慢一点。

  师:对呀,轻柔一点,别把它吵醒了,谁能再来读一读?

  (指一人读,评价)

  ‚点点灯光

  生4:我觉得第二句读得也很好,因为时间很早,所以天上还有晨星,山上有点点灯光,不是很多,他读得很轻,非常美。

  师:如果我把点点去掉,变成“天边的晨星和灯光”。

  比较: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

  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灯光

  师:你觉得哪句更好?

  生:因为时间很早,灯光非常少,加上点点说明日月潭早晨非常安静。

  ƒ体会隐隐约约

  生:我觉得隐隐约约读得也很好,隐隐约约就是有时看得清,有时看不清,感觉秀丽。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隐隐约约的感觉呢?

  生5:因为湖面上有薄薄的雾,看不太清楚,再加上时间很早,天不是很亮,所以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一些晨星和灯光。

  点拨:师:清晨的景色真是让人心旷神怡啊!(看图片)再看看这静静的湖水?看见了什么?倒映什么意思?

  师:想象一下,湖水中还能倒映出哪些景物?

  (4)  看到"隐隐约约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清晨,日月潭还在睡梦中呢!谁能再把这个轻柔、安静的日月潭的清晨再来美美地读一读吗 (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薄薄的","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

  (师:你读得真美,老师仿佛也在这晨雾中漫步等)

  8、学习第四段

  (1)师:其他人,你最喜欢哪一段?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2)指名读,评价。

  ①生1:我认为中午太阳高照,所有的景物都能看清楚,清晰就是看得请清楚楚,应该读重一些,语调也应该高昂一些。

  师:是啊,让我们看看"艳阳当空"的日月潭,一切都那么清晰,它的美让我们尽收眼底。(播放课件)。

  ②日月潭蒙蒙细雨的景色,

  生1:我觉得他第二句蒙蒙细雨读得好,蒙蒙细雨就像毛毛雨,雨很小,很轻柔,所以读的要慢一些。

  师:是啊,蒙蒙细雨轻轻抚过我们的脸颊,一定很柔软,很舒服。

  生2:我认为“一片朦胧”读得很好,联系上文中的清晰,我知道清晰是很清楚,朦胧和它的意思相反,就是不清楚,模糊,所以得慢,读出了这种感觉。

  师:同学们看,他能联系上文理解词语,还找到了清晰和朦胧这对反义词,一下就让我们明白了朦胧的意思,这可真是学习的好方法啊,孩子们,你们可要向他学习啊。

  生3:我觉得童话中的仙境也很美,因为仙境是只有神仙住的地方,一定是最美的。

  师: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真是美的如诗美的如画,如果我把这句话改一改,你认为哪句好?

  比较:要是下起细雨,日月潭很朦胧,很漂亮。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师:想看看"细雨蒙蒙"的日月潭吗 (播放课件)

  能再来读一读吗?配乐朗读。

  师:欣赏了日月潭的美景,你喜欢它吗?请用一句话赞美它。    生1:日月潭真美。

  生2:日月潭,我爱你。

  生3:日月潭,我一定要去看看你。

  师:不管是清晨,还是中午的日月潭都那么美,快美美地读一读吧,读出你对它的喜爱之情吧。

  9、配乐朗读。

  10、(1)刚才我们共同领略了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美景,你最喜欢哪句话?想不想背下来?3分钟看谁背的多。

  (2)展示背。

  四、巩固练习

  1、选择正确的的读音

  附(fù  fǔ)近        倒映(yìng  yìng)

  环绕(yào  rào)      隐约(yǐn yuē    yǐng yūe)

  清晰(xī    xīn)     仙境(jìng   jìn)

  2按原文内容填空。

  清晨,湖面上飘着(      )雾。天边的(    )和山上的(    )灯光,(        )地倒映在湖水中。中午,太阳________,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    )地(    )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    ),周围的景物一片(    ),就像(            )。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背了自己喜欢的部分,谁能背给大家听一听?

  2、回忆:你们为什么最喜欢3、4段?

  3、老师认为其它段落也很美,今天我们共同去看一看吧!

  二、感悟一、二段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日月潭的位置与周围环境吗?

  2、觉得它美吗?从哪能看出来?

  3、生1:“群山环绕”:全都是山。师:还有不同意见吗?(环绕就是周围都是山,景色很好,所以很美。)

  生2:“树木茂盛”:树林茂密旺盛,绿树成阴,树绿的郁郁葱葱,充满生机,所以很美。

  生3:日月潭四周都是山,山上都是枝叶茂密地绿树,所以山也是绿的,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绿色,生机勃勃的,很秀丽。

  生4:“名胜古迹”:从“名胜古迹”这个词也能看出它风光秀丽。名胜古迹指风景优美,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周围的这些古迹也让日月潭很美。(师:是啊,日月潭周围有闻名中外的文武庙、玄奘寺和老师会馆,让日月潭更加吸引人。)

  师出示图片:请同学们再来看看,这里的风光美吗?你能读出这种美吗?(图片上出示第一自然段)练读,指读,评价,再读。

  4、师:当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日月潭时,光看日月潭的位置和环境就让我们心旷神怡了,那你知道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① 自由小声读,并画出写日月潭名称来历的句子。

  ②反馈:(纠正)生:我从第二个自然段找到的。“湖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错的纠正。

  ③再指读,(课件出示日月潭形状的大体图形)

  师:哦,日月潭的名字是这么来的,就看这句话,从哪些词语体会到日月潭的美?(圆圆的、弯弯的)

  比较句子:

  ①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叫日潭;面边叫月潭。

  ②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③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师: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①是个比喻句,把湖水北边的形状比作太阳的形状,南边的形状比作月亮的形状,更形象、更生动,让人一下就能感受它的美。(师可以引导:把什么比作什么?再小结)

  ②圆圆的,弯弯的用得很好,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日月潭的美,而且使我们知道日月潭名字的由来和潭水的什么有关?

  师:你能用“因为……所以”来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吗?

  3、能把喜欢的句子背下来吗?练背。

  三、写字

  1、出示生字,给生字分类

  2、组内观察字说写法:组长组织好同学一边观察一边按照4321的顺序说说这些字应该怎样写。

  3、重点指导绕字。

  绕:左右结构,“纟”在格中占位略窄,右边占位略宽。右上无点,右下是“兀”,不是“元”。

  建:半包围结构,这个字的偏旁是建之旁,共有两笔:横折折撇、捺。书写时先写右上部分,再写建之旁。注意在田字格中要做到:上留天,下留地,左右都要有余地。关键笔画是“竖”。

  茂:中间没有点。

  4、生练写并评价。

  5、指导共性问题 ,生再练写。

  第3课时:

  1.巩固基础知识

  2.读写结合:

  说一说你喜欢的一个地方的中午或清晨的美景.

  设计说明:(王晶)

  大家好!首先把《日月潭》这篇课文的设计及意图呈现给大家。《日月潭》这篇课文介绍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我国领土祖国宝岛、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者是从这几方面描写的: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异的秀丽风光。语言流畅优美、清新自然。文中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景色的美,洋溢着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它不仅是一篇供学生品词析句的好文章,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陶冶学生情操的好教材。

  这节课教学目标是: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3、有热爱祖国宝岛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一是学习生字,二是通过朗读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自主感悟,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宝岛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课文语言优美、意境清新,结构也很清楚,学完后任课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读写结合。文中有一些语句的描写很优美。如: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白天下雨时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但到底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可能会想象不到,不一定能真正感悟。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决定在学生初读感悟想象的基础上,借助图片,悠扬的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再想象,品读课文,从而体会画中之情,文中之意,来完成教学目标。

  具体设计如下:

  第一课时如刚才刘笑剑老师所展示的认识9个生字,朗读感悟学生喜欢的最能体现出日月潭风光秀丽的三、四自然段。但我们刚开始设计的是学习课文的一、二自然段;通过两条主线问题:初步阅读,让学生整体感知,从哪几方面介绍日月潭?深入阅读时:让学生感悟从一、二自然段的哪些地方可以让你感受到日月潭的风光秀丽?然后引导学生找出词语并品词再朗读;但通过试教发现这种教法对于二年级孩子有一定的难度。在棚棚老师的指导和建议下,我们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上作了调整。通过试教发现大部分学生喜欢三、四自然段,因此就先学习学生喜欢的这个两然段。学文时先让学生读,在读中感受美,然后适当点拨品词,在此基础上再继续品读,通过试教发现,这种教学设计更适合孩子,孩子也更易于接受。

  首先出示的是本学期预习内容:1、预习字词,记字,认字;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还可以查找和课文有关的资料。注意层次,例如第三条:有能力的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

  在检查预习的环节中,首先解决的是一类字中以前认过的字,通过组词的方式加深印象;接下来解决二类字的音、形、义,引导学生继续以形声字、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等方法识记生字,实现逐步向字源字理识字的过渡。

  理解感悟三、四自然段时,从这两个自然段入手,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再配以适当的点拨与创设情境画面,加深感悟再美美地读。在感悟的过程中点拨强化联系上下文、实际生活等理解的方法,以促进学生逐步地掌握这些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促积累。布置作业体现分层次。

  第二课时理解1、2自然段;书写一类字。1、2自然段也按照第一课时的方法理解,第一自然段抓住树木茂盛,群山环绕等词,第二自然段抓住湖水碧绿,名字的由来理解。其中名字的由来进行比较:

  (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让学生不仅体会日月潭的形状美,而且知道名字的由来和形状有关。指导书写的环节在字结构归类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观察交流,分别从高低宽窄及主笔的位置进行观察,然后指导重点字如“建”“茂”等加以评改,不仅使学生明确笔顺规律,并且养成书写的良好习惯。

  第三课时:进行课外拓展阅读、读写结合、巩固练习。课外拓展阅读《春的消息》;读写结合:写你喜欢的地方的清晨(或中午、晚上)的美景。(可以先说说想写那些景物,再写这些景物什么样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不加重负担的前提下,有条件可以带学生参观学校周围的小公园,仿课文的结构依次写出这个地方的位置及环境、名称由来、一个时段的美景等特点。比如我们学校后面是鼎山公园就可以这样写一写。本节课四字词比较多,在巩固练习的环节中,给学生点时间画一画、记一记文中的四字词,积累下来。

  以上是我们在张棚棚老师的指导下,经过研究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如果各位老师还有更好的建议,也请及时和我们联系,谢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