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扫一室”与“扫天下”》读后感

《“扫一室”与“扫天下”》读后感

来源:九壹网

  一、 说教材:

  这是《课标》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第十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大与小。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体会、感受到大与小是相对的,也是密切联系的。从而让学生明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

  二、 说导学方法:

  这篇课文我继续采用“三读三问”教学法,准备用两课时教完。

  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熟读课文,总结交流自己知道的内容,总结归纳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完成“三读三问”阅读教学法的前两个步骤(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

  这节课我准备完成“三读三问”教学法的第三个步骤(想知道什么?)。导学目标是:

  (一) 能结合重点词句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与小的关系;

  (三)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与小的单元主题在这篇文章中的具体体现;

  (四) 会用自己体会到的情感朗读课文。

  三、说导学过程:

  (一)小组归纳,小组汇报;

  (二)体会人品,指导朗读;

  (三)小组反馈,拓展延伸。

  四、说导学理念:

  知识与能力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的终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关注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培养,并渗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从而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飞跃。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问题由学生提出,教师指导点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感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行为,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会读书。

  (二)

  第二课时

  导学设计

  导学目标:1、能结合重点词句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与小的关系;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与小的单元主题在这篇文章中的具体体现;

  4、会用自己体会到的情感朗读课文。

  导学方法:三读三问法;

  导学重点:大与小的关系;

  导学难点:单元主题在课文中的体现。

  导学过程:

  导语: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归纳了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的问题总结、归纳一下。待会儿由小组发言人来汇报(六个学习小组)。板书课题:扫一室与扫天下

  (一) 小组归纳,小组汇报

  第六组

  问题(1)课文中有四个反问句,其中三个是薛勤说出来的,只有一句是陈蕃说出来的,为什么要用反问句而不用其它句式呢?

  ①把你最喜欢的一句换一种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②读一读,体会一下看用那一种句式表达更好;

  ③说出自己的看法;

  ④课件展示反问句;

  ⑤小结归纳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方法:1、变“?”为“。”;2、变否定语气为肯定语气(变肯定语气为否定语气);3、取掉疑问词。

  ⑥小结:反问句可以加强语气,结合课文的语言环境,在文中用反问句更能表达人物的语气,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二组

  问题(2)陈蕃到底错在哪里?

  ① 小组讨论,回答(细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② 板书:小 大 小事 大事

  ③ 学生互相补充:

  ④ 板书:做大事 做小事

  做小事就是做大事 做大事要从做小事开始

  (二) 体会人品,指导朗读

  ①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课文中有两个人物,你更喜欢那一个,请用自己体会到的情感朗读课文,给小组的同学听;

  ②小组推荐朗读;

  ③课件展示示范朗读。

  (三)小组反馈,拓展延伸。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大与小是相对的,小的东西会变大,大的东西也会变小,小事也就是大事,做大事要从做小事开始,做小事也就是做大事,不是吗?正因为课文中的陈蕃明白了薛勤话中包含的道理,所以陈蕃长大后才成就了一番“扫天下”的大业。请看:

  ① 课件展示(陈蕃的生平事件)

  ②课本104页语文天地中春秋时的荀子、三国时的刘备的话告诉了我们同样的道理。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告诉过我们同样的道理。请在课外阅读中,找一找类似的名人名言,或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积累写出自己的名言更好,读一读、背一背、说一说,仔细体会这些名人名言的含义好吗?

  附1:板书设计 扫一室与扫天下

  小 大

  小事 大事

  做小事 做大事

  做小事就是做大事 做大事要从做小事开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