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陈智文老师《月光启蒙》参赛设计

陈智文老师《月光启蒙》参赛设计

来源:九壹网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月光启蒙》这篇课文,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个美妙的童年的夏夜。

  2、在柔和的月光下,母亲是通过什么给予我启蒙的?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唱歌谣 讲故事 唱童谣 说谜语)

  二、品味歌谣之美。

  1、是啊,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在皎洁的月关下为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的情景,成了我童年时最美好的记忆,尤其是那动人的歌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出示歌谣。

  自由朗读,指名读喜欢的歌谣,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3、自由朗读第1-5自然段,母亲是怎样唱歌谣,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4、学生交流,出示“她用甜甜是……音韵。”

  “三月的和风”吹在脸上是什么感觉?

  “小溪的流水”呢?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读呢?(轻,慢)

  指名读歌谣,你们想不想做童年夏夜的那个孩子,听母亲来唱一唱?

  播放歌谣,什么感觉?(美)就课文中所说的那样,引读“她用……”

  理解“芳香的音韵”

  5、出示:“母亲忙完了……歌谣。”

  “劳累”为什么还要唱歌谣呢?体会到什么?你被妈妈怎样搂过吗?是什么感觉?

  是啊,这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呀,所以作者说:“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让我们再次吟诵这两首歌谣。

  6、同学们,你们也没有发现在母亲的歌谣里,都与什么有关?(月)这两首歌谣都是母亲看到这美丽的月夜,即兴吟唱出来的,这说明母亲会唱许多的歌谣。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而且不识字,怎么会唱这么多歌谣呢?

  7、品读第5小节。

  理解“精神生活是丰富的”,两个“长”。

  出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开朗。”

  理解“混沌”,“豁然开朗”

  再读歌谣,透过歌谣我明白了什么?齐读这句话,这就是“启蒙”。

  8、总结:在那柔和的月光下,母亲通过歌谣传递着她对我的爱,同时也把她对故乡的爱,对生活的爱传递给了我,难怪作者说:“童年的……”(引读)

  三、品读童谣之美。

  1、过渡:美妙的还不仅在那些歌谣,你们再来读一读这些夏夜里的童谣。

  2、出示童谣。

  3、自由念,可以用手或脚打节拍。

  4、这些童谣念着什么感觉?

  5、在这样的夏夜,有着这么有趣幽默的童谣,所以作者说:“童年的……”

  四、感悟母爱之美。

  1、过渡:让我们再回到几十年后的今天,现在的孙有田已经是颇有名气的诗人,作家了。此时在回首当年的情形,再细细回味,母亲到底给了我哪些启蒙,仅仅是(指板书)这歌谣童谣吗?

  2、出示“母亲不识字,……王国。”

  3、齐读,这么有才华的诗人,作家却说母亲这个连字都不认识的农村妇女是她的启蒙老师,为什么?

  4、是啊,正是这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给了我最初的民间文学的启蒙,想象的启蒙,诗歌的启蒙,让我飞向诗歌的王国。(板书设计:飞向诗歌的王国)

  5、也许,母亲并不知道她的歌谣,童谣对于我来说,是那么重要,她只是把她对孩子最朴素,最纯净的爱全部给了我。

  6、过渡:然而,时间的车轮无情的碾碎了母亲的青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她的母亲已经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出示原文)。教师深情朗读。

  7、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了母亲无数的心血和汗水,蕴含着母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今天当我再读母亲当年唱的那些令我快乐无比的歌谣,童谣,又是这样的心情?为什么?

  (伤心,感激,心酸,悲伤……)

  8、小练笔:写下你对自己母亲的感激。

  9、总结:“母亲”,一个多么响亮的字眼,“母爱”,一种多么深沉的爱。让我们感激母亲,感谢她给予我们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的无私的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