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认识“礴”等3个生字;会写“丸”等3个字;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只等闲”、“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尽开颜”等词语的意思。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七律诗这种体裁的感性认识。 
  2、能力目标: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通过对诗中重点字词的理解、品读,理解诗句的含义,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仅知道文章写什么,还要弄明白作者是怎么写的,感悟在遣词造句上的精妙之处。 
  3、情感目标:感受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感受——一代伟人的诗词风采、情怀和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诗中重点字词的理解、品读,理解诗句的含义,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会学习诗词的方法,即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学法: 
  以读代讲、品读感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红军长征的相关资料 
  课时划分: 
  一课时 
  课前铺垫 
  学生背诵课余积累的诗词《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水调歌头·游泳》等 
  【设计意图:本学期,学生已经背诵了多首诗词,其中也包括的几首,学生在诵读诗词的过程中,既丰富了语文课堂积累,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而且对诗词的作者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教学时,以此为铺垫,既营造了浓浓的诗词学习的氛围,又为解读作者、学习诗词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流 
  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结合 
  资料 
  知诗人 
  解诗题 
  引: 同学们,我们已经背诵了的许多诗词,结合资料谈一谈,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引出《七律·长征》,板书(故意将“长”字写得又大又长),观察师写的板书,你有什么发现? 
  结合你查到的资料谈一谈老师为什么要将“长”字写得又大又长? 
  出示长征路线图,引着学生走长征。 
  *结合资料谈自己所了解的。 
  *学生观察:“长”字写得又大又长。 
  *长征的征程很长,所走的时间也很长。 
  根据路线图,重走长征路,交流相关背景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诗人及“长征”相关背景资料的交流,让学生在感性上对“长征”有了一定的了解,为理解诗的内容、感悟诗的情感做好铺垫。】 
  以 
  读 
  代 
  讲 
  三 
  读 
  七 
  律 
  诗 
  一读:读准、读通。 
  自由朗读《七律·长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课件出示注音诗,给本课要求认读的词语注上拼音)。若还有不认识的字词可以问问同学和老师。 
  检查学生读诗情况。 
  一首诗读准、读通了还不够,还应该读出什么? 
  二读:读出诗韵 
  请学生用“∥”画出诗的节奏,并标出诗的韵脚“an”。 
  请同学按照画好的节奏出声朗读,感受诗句的韵味。 
  三读:品悟诗情。 
  (即读懂字词——读出画面,读懂内容,悟出情感) 
  请学生默读《七律·长征》,画出你认为值得细细品读的字词; 
  谈一谈你从这些字词中读懂了什么; 
  放手学生结合所搜集到的资料,谈一谈自己从这个重点字词中所读懂的内容,所看到的场面,所体会到的情感。 
  注意体现学生间交流过程的多样性,让学生自己评价,自行补充。 
  必要的时候教师做引导和补充。 
  小结:“红军不怕远征难”,他们不怕( ),不怕( ),也不怕( ),还不怕( )……所有这些,在红军战士的眼里都是( ),在毛的诗词里就是(“ ”)。 
  给学生的叙述配上弹声、风声、河水的哗哗声等。 
  *学生自读《七律·长征》,直到读准、读通为止。 
  *指名读 
  相互评价、正音 
  集体读 
  *学生结合学诗的经验总结: 
  读出诗的韵味; 
  读出诗句的含义; 
  读出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 
  *画节奏、标韵脚、 
  读中感受韵味。 
  *学生默读《七律·长征》,思考,画出自己认为值得细细品读的字词; 
  *在自己画出的重点字词旁边作简单的批注; 
  *交流自己喜欢的字词,读懂的诗句,看到的画面,及从中所体会的到的情感。 
  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师生交流 
  与资料、课件的交流 
  学生结合教师配出的音乐展开想象,叙述、填空,感受红军长征中不仅要面对自然的威胁,还要面对的围追堵截等一系列的人为灾难,从而感受长征精神。 
  【设计意图:以品读重点字词为突破口,潜心读诗,通过自由朗读、默读、指名读、集体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通过画重点字词、写批注,突破重、难点。结合红军长征的背景进行理解,品读感悟,引导学生从重点字词中读懂诗句、读出画面、悟出诗情,感悟红军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小结部分画龙点睛,成功点题】 
  情 
  感 
  升 
  华 
  激 
  情 
  诵 
  读 
  1、再读《七律·长征》,读出红军的不怕艰难,读出红军的积极乐观,读出红军的英雄主义气概。 
  教师配乐引读: 
  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生: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生…… 
  2、在这样的激情朗读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又仿佛听 
  到了一阵阵怎样的声音? 
  3、带着你此时此刻的所有感情,跟着音乐画面,或朗诵《七律·长征》,或跟唱。 
  4、出示话长征:“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学生根据根据自己的体验,再读《七律·长征》 
  *跟教师配乐读,读出红军的不怕艰难,读出红军的积极乐观,读出红军的英雄主义气概。 
  *学生自由交流: 
  此时此刻,我的眼里仿佛看到了( )、( )、( )的场面,又仿佛听到了( )、( )、( )的声音,我深刻地感受到了( )。 
  学生跟随画面,或朗诵,或跟唱。 
  *你是如何理解的? 
  *你认为长征还像什么? 
  【设计意图:怎样能让学生的心与作者的内心感受达成共鸣,这里通过教师的激情引读,通过一个个场面的想象,通过影像资源去感染、带动学生,真正感悟红军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小结部分的练笔,强化了单元训练要点,一个个生动的场面浮现在诵读者的眼前,水到渠成,自然生成,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总结 
  方法 
  拓展 
  阅读 
  1、总结学习诗词的方法:抓住重点字词,品读感悟,读懂诗句、读出画面、悟出诗情、读出感受。 
  2、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学的另一首七律诗《七律·人民占领南京》。 
  总结学习诗词的方法 
  自学《七律·人民占领南京》,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读后感受。 
  【设计意图:掌握学习方法,积累诗词,提高认识学生自主学习、解读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把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去,体现大语文观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