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来源:九壹网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二、出声自读课文,自己动手,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解决生字

  三、解决重点词语、提出疑难问题

  司空见惯: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四、老师检查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情况,划分课文层次,掌握课文结构

  1、文章可以划分几个层次?用了是什么结构来论述?

  三个层次,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2、全文写了哪几件事情?这几件事情中间是怎么链接起来的?

  三件事情(了解三件事情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三件事情。注意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用“无独有偶——  ”“ 最有趣的是——”:过渡句和递进作用。

  五、关于文章的体裁

  1、什么是议论文

  论点、论据、论证

  2、全文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

  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文中用了另一种形象的表述重复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把?拉成了!)

  在文章的第三层哪句话和这两句相照应?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3、这是本文的论点,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为了证明这句话是真理,作者用了哪几件事情来进行了证明?

  板书:     标题

  ?——————————!

  司空见惯                   真理

  第二课时

  一、回顾第一节课主要内容

  1、这是一篇——议论文。

  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板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二、课文的标题解释

  有几个词语组成?分别说明了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真理——一定是正确的

  诞生——一定有孕育的过程

  一百个——一定很多

  问号——一定有思考

  之后——一定得到了解决

  三、老师提出问题:

  1、真理从什么样的现象中得来?

  司空见惯的现象。

  2、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板书:司空见惯?————————————!真理)

  3、可是,在司空见惯的事情和真理之间有一个什么过程?我们来看看第一个例子中是怎么做的。带领学生理解第一个例子中的写法。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表示这个过程?

  学生回答:见微知著——善于发问——锲而不舍(板书)

  四、讨论交流(小组分工讨论)

  1、另外两件事具体是怎么体现这个过程的?将这几个词语标在具体的描写旁边。

  2、交流课外搜集的资料,你是否还有其他类似的例子进行证明?

  五、展示回报

  1、各小组把自己讨论的结果来进行展示。

  2、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你能不能从自己的阅读中找到类似的例子呢?补充例子。

  过渡语:(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是不是只要善于发问就可以发现真理呢?我们看这样一段话——)

  六、出示小黑板:课文最后一段。

  找一个学生读一读这段话。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齐读一遍体会一下。

  七、小练笔

  根据“功夫不负有心人”你有什么例子或者名言诗句证明么?

  铁杵磨成针、头悬梁锥刺股、卧薪尝胆、司马迁写《史记》、居里夫人发现镭、爱迪生发明点灯……咬定青山不放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八、总结:前方也许尽是坎坷路,我也要执着的走下去,因为我相信,明天太阳依然会升起。我的目标既然是地平线,我追寻太阳的脚步就永不停息。诗人这样说: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只要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把这篇小练笔写在今天的日记中作为今天的作业吧。

  板书

  课    题

  见微知著

  司空见惯 ?—— 善于发问 —— !真理

  锲而不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