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

来源:九壹网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感情朗读、展开想像,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渗透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  聚焦“中华不振”

  1. 点击大屏幕,出示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读课题――

  清晰而坚定地读一遍课题――

  铿锵有力地再读一遍课题――

  2.在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和“中华崛起”的意思正好相反。请同学们现在就到课文找一找。(指名说。教师板书:中华不振)

  二、  感受“中华不振”

  1. 出示小组合作的要求: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了“中华不振”?用横线划出来,可以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等会挑感受最深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生自由读课文,感受“中华不振”。)

  2.指名汇报朗读,教师适时点拨。

  3.重点研读:(大屏幕出示)

  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洋洋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师:谁愿意读读这段话?这段话中哪些词语深深地刺痛你的心?

  师:听了几位同学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者听到了什么?

  师:假如当时你就在现场,亲眼目睹了这样的场面,你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同情 气愤  愤怒……)

  师:老师深深地理解你们此刻的感受,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谁愿意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这段话?

  (指名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大屏幕上的话。教师相机插问,随机补充板书:啊!!!)

  4.师引读:这位妇女的亲人可能是他活泼可爱的孩子,她心如刀绞,读----(生1) 

  这位妇女的亲人可能是他相依为命的丈夫,她悲痛欲绝,读----(生2) 

  这位妇女的亲人可能是他白发苍苍的母亲,她心都碎了,读----(生3) 

  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呢?(中华不振)

  5.配乐朗读

  生配乐《江河水》齐声朗读第8自然段,再次感受“中华之不振”。

  三、  参读――“中华不振”

  1.中华不振啊!身为中国人,亲眼目睹这样的事情,我们怎能不激动愤怒呢?其实发生这样的事情,在当时的中国,又何尝只有一件、两件呢?大屏幕出示补充材料《不得入内》。

  2.生默读材料。

  3.师导入:不得入内!看了这样的材料,你想说什么?

  (连续指名学生作答,让尽量多的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4.出示材料《火烧圆明园》的资料,学生谈感受。

  师: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因为什么?

  学生齐说:中华不振啊!!!

  四、思考――“中华不振”

  1.从租界回来,少年周恩来常常一个人在沉思,他在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2.指名学生汇报,教师即兴点拨、生成。

  3.在修身课上,听见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恍然大悟,听到魏校长点他的名字,他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指名学生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请小组同学站起来铿锵有力地回答:为什么而读书?

  让这坚定的声音响亮地出现在四(1)班教室!男生齐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让这坚定的声音响亮地再次出现在校园!女生齐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让这铿锵有力的声音响遍中华大地!全班齐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五、课堂延伸

  读了少年周恩来的故事,我们的心中一定也有了自己的思考:我又是为什么而读书?请同学们拿起笔,把心中想的写下来吧。

  (写话,交流反馈)

  六、课堂结束

  最后学生齐读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片断结束课堂。

  生齐读――“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作业超市:(任选一题)

  1.有感情地读课文,和同学合作朗读对话。

  2.摘录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3.搜集一些有关立志的名人名言。

  4.课外更多了解周恩来。向你推荐一个关于周总理的网站:

  周恩来纪念馆

  这里有周恩来的生平介绍、日记、作文手记等。

  板书设计: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华不振   读书      中华崛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