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程序是指发生劳动纠纷时,劳动者和雇佣单位采取的一种通过第三方仲裁机构,依据相关法律做出对双方因为纠纷协调而采取的一种法律途径。
包括:申请、受理、开庭、调解、裁决5个程序。
一、建设工程的价款纠纷由哪些途径来解决
(1)和解
和解是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就已经发生的争议进行协商、妥协与让步并达成协议,自行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通常它不仅从形式上消除当事人之间的对抗,还从心理上消除对抗。
(2)调和
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应纠纷当事人的请求。以法律、法规和或合同约定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
(3)仲裁
仲裁是当事人根据在纠纷发生前或纠纷发生后达成的协议,自愿将纠纷提交第三方(仲裁机构)作出裁决,纠纷各方都有义务执行该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
(4)诉讼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审理、裁判、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
的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诉讼参与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等。
二、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方式有哪些
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方式:
一、协商程序: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通过协商解决争议;
二、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
三、仲裁程序: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仲裁委依法开庭审理,并作出仲裁裁决;
四、诉讼程序: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提起诉讼。
三、被劳动纠纷怎样维权
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四种途径进行维权:
1、协商进行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纠纷问题直接进行协商,这不是必经程序,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完全出于自愿。
2、申请进行调解。当事人可以就已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申请仲裁。当事人可以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4、诉讼解决。诉讼程序启动的条件是由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提起诉讼后启动的程序。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