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申请破产后债务的处理与个人债务能力息息相关。根据《民法典》,债务必须清偿,但可分为暂时无力和永久无力偿还两种情况。对于暂时无力偿还的情况,可分期偿还;而永久无力偿还则需通过审理、判决并执行。为避免个人破产,应理性消费、控制个人债务,购买适当保险,控制投资范围,分散投资风险,并遵守法律法规,以降低风险。
法律分析
一、个人申请破产后债务怎么办
个人申请破产后,我们可以视为其已经不具有了还债能力。那么此时对于其的债务问题,就可以从不具有还债能力进行分析。
《民法典》规定:“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判决强制偿还。”由此可见,债务人必须偿还债务是肯定的。但目前社会上债务得不到偿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力偿还,另一种是有能力而拒不偿还。而《民法典》对此也仅作了上述原则性规定。
实践中,债务人无力偿还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暂时无力偿还。如属于这种情况,可按照上述《民法典》的有关规定,由债务人分期偿还。另一种是永久无力偿还。如果是永久无力清偿的话,则只能就债务人的个人现有财产来清偿了,这就要经过审理、作出判决,再付诸执行,也就是说债务人有多少个人财产可供执行,债权人就拿多少。
二、如何避免个人破产
当自然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由债权人或债务人向提出申请,由宣告其破产,将其全部财产全部公平分配给债权人,并对该自然人的身份采取某种措施的法定程序称为个人破产。
市场风险变幻莫测,人人都有破产的可能,但要倡导理性消费,特别是要量力而行。对于年轻人消费,首先要控制个人债务,衡量自己的能力,对风险要有清楚的认识,过度的负债将成为负担。一般的原则是,个人负债不要超过个人总资产的50%,这是一条基准线,否则就有风险。
避免个人破产,我们总结了以下经验:
一要控制好个人债务,避免过度消费;
二要购买适当的保险;
三要注意控制投资范围;
四要注意分散投资风险;
五要注意合法合规,从而把的风险降到最低。
结语
个人申请破产后,根据《民法典》规定,债务必须清偿。对于债务人而言,无力偿还的情况可分为暂时无力和永久无力。对于暂时无力偿还的情况,可经债权人同意或裁决,分期偿还。而永久无力偿还则需通过审理、判决并执行,以个人财产清偿债务。为避免个人破产,应理性消费,控制个人债务,购买适当保险,注意控制投资范围和分散风险,并合法合规,降低风险。量力而行,遵守以上原则,可有效防范个人破产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六章 债权申报 第四十九条 债权人申报债权时,应当书面说明债权的数额和有无财产担保,并提交有关证据。申报的债权是连带债权的,应当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六章 债权申报 第四十六条 未到期的债权,在破产申请受理时视为到期。
附利息的债权自破产申请受理时起停止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八章 重整 第三节 重整计划的执行 第九十条 自人民裁定批准重整计划之日起,在重整计划规定的监督期内,由管理人监督重整计划的执行。
在监督期内,债务人应当向管理人报告重整计划执行情况和债务人财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