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待遇争议案件的地域管辖原则和级别管辖原则是工伤待遇争议案件诉讼管辖的一般规定。一审案件由基层人民受理,中级人民进行终审,高级和最高人民原则上不受理一审案件。应将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但移送只能进行一次,接受移送的如认为不属于自己管辖,需提请上级指定管辖。
法律分析
1、工伤待遇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管辖。这是地域管辖原则的体现,也是工伤待遇争议案件诉讼管辖的一般规定。
2、工伤待遇争议案件由基层人民管辖。这是级别管辖原则的体现。也就是说,工伤待遇争议的一审案件,由基层人民受理,中级人民进行工伤待遇争议案件的终审。中级人民、高级人民和最高人民原则上不受理一审工伤待遇争议案件。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人民发现已经受理的工伤待遇争议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送给有管辖权的。但是,移送只能进行一次,接受移送的即使认为不属于自己管辖,也不能再自行移送,只能提请共同的上级指定管辖。
拓展延伸
工伤待遇争议案的解决途径及法律程序
工伤待遇争议案的解决途径及法律程序涉及多个方面。首先,当工伤待遇发生争议时,双方可以通过协商和调解解决纠纷。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寻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帮助,他们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调解或裁决。另外,当事人还可以选择将争议提交进行诉讼,将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和判决。在解决工伤待遇争议案时,应遵循相关法律程序,包括提起仲裁或诉讼的时限、证据的提交、听证程序等。确保在合法的范围内维护自身权益,实现工伤待遇的公正和合理。
结语
工伤待遇争议案件的管辖原则是地域和级别管辖。一审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受理,二审和终审由基层和中级人民处理。如果案件不属于受理管辖,应移送一次,接受移送的需提请上级指定管辖。解决工伤待遇争议的途径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需遵循相关法律程序,维护自身权益,实现公正合理的工伤待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十基层人民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九条中级人民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确定由中级人民管辖的案件。
第二十条高级人民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第二十一条最高人民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一)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二)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第二十二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辖区的,各该人民都有管辖权。
一、工伤纠纷一般打官司要多久能解决
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民收到起诉状,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在七日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简易程序三个月,普通程序六个月作出一审判决,二审一般三个月作出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