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征收流程是哪些

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征收流程是哪些

来源:九壹网

目前,大量有关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的纠纷主要是由于补偿的不合理、不到位引起的,但是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甚至全部征地拆迁纠纷来说,补偿标准的高低只是个“次要”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他们需要的是合法合理的征收及补偿。

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征用土地公告办法》,土地征收程序主要分为行政程序和争议解决程序。

行政程序主要有以下九点:

第一,市、县拟订征收土地方案,上报有批准权的批准。

第二,市、县在收到征地批准书后,将批准书有关内容,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乡(镇)、村予以公告。

第三,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补偿登记。

第四,市、县级根据经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会同农业等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第五,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见的或者要求举行听证会的,应当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有关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举行听证会。

第六,有关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研究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不同意见。确需修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进行修改。

第七,有关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审批时,应当附具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农民或者其他权利人的意见及采纳情况,举行听证会的,还应当附具听证笔录。

第八,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批准后,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九,征收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

争议解决程序的主要内容是: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收土地方案的实施。

公正合理的征收程序才是关键,不仅能缓解征收人与被征收人之间的矛盾,还能起到强化被征收人对征收的认同感、服从感的效果,不仅保证了征收的合法性,也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