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本身就是属于违法行为,即使在挪用之后及时进行还清也只是属于弥补过错行为,但违法事实已发生,并不会影响他对于挪用的认定,还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
法律分析
挪用本身就是属于违法行为,即使在挪用之后及时进行还清也只是属于弥补过错行为,但违法事实已发生,并不会影响他对于挪用的认定,还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资金罪与挪用罪的区别
1、犯罪主体不同,挪用资金罪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而挪用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2、犯罪客体不同,挪用资金罪则仅仅侵犯了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部分所有权,而挪用罪的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同时侵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和的部分所有权;
3、犯罪的对象不同,挪用资金罪的犯罪对象则不仅包括国有、集体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而且也包括私营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而挪用罪的犯罪对象是和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的款物;
4、刑罚不同,在刑事量刑上有区别。根据《最高人民关于审理挪用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规定:第二条 对挪用罪,应区分三种不同情况予以认定:
(一)挪用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罪。
挪用正在生息或者需要支付利息的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但在案发前全部归还本金的,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给国家、集体造成的利息损失应予追缴。挪用数额巨大,超过三个月,案发前全部归还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二)挪用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构成挪用罪,不受挪用时间和是否归还的。在案发前部分或者全部归还本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
挪用存入银行、用于集资、购买股票、国债等,属于挪用进行营利活动。所获取的利息、收益等违法所行,应当追缴,但不计入挪用的数额。
(三)挪用归还个人使用,进行、走私等非法活动的,构成挪用罪,不受“数额较大”和挪用时间的。以上就是律师为大家总结的相关内容,如果你还有相关法律咨询或者其他事项不明白的也可以致电在线律师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挪用给他人使用,不知道使用人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用于非法活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罪;明知使用人用于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的,应当认定为挪用人挪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挪用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该内容由 庞志敏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