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执行判决罪是指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判决却拒不履行,情节严重的可判处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可查封、扣押、冻结、拍卖财产。若情节严重,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情节特别严重则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时,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也会受到处罚。
法律分析
强制执行后老赖还不还钱,如果老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可依法对老赖判处刑罚。一般构成该罪的,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拓展延伸
追讨拖欠款项:应对拒不归还的老赖,如何有效执行强制执行?
在应对拒不归还的老赖并有效执行强制执行时,首先应确保拥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欠款事实,如欠款合同、借据等。其次,可以向提起强制执行申请,提交相关证据,并要求查封、扣押对方财产。同时,可以委托强制执行法官进行财产调查,以确定对方的资产状况。如果对方仍拒不执行,可以申请强制拍卖对方财产以弥补欠款。此外,还可以通过司法拍卖、出境等手段对老赖施加压力。重要的是,要密切与保持沟通,及时了解案件进展,并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以确保执行过程合法、顺利进行。
结语
老赖拒不执行判决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情节严重的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在应对拒不归还的老赖并有效执行强制执行时,需确保充分证据支持欠款事实,并向提起强制执行申请。可通过查封、扣押财产、委托进行财产调查,申请强制拍卖财产等手段施加压力。与保持沟通,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是确保执行过程合法、顺利进行的关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四十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六十二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