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补偿需要经过一系列程序。首先,单位或个人申请工伤认定,劳动部门会在15天内审核材料,然后在60天内做出工伤认定决定,并在20天内送达申请人。整个过程共计95天。在伤情稳定后,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这通常需要大约6个月的时间。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请后的60天内做出结论,并在必要时延长30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工伤认定和申请工伤赔偿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争议。
法律分析
工伤至少要一年之后能拿到补偿。
一般从单位或个人申请之日算起,劳动部门15日内审核材料,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20日内送达,按规定期限的上线计算是95天。经过治疗伤情稳定后才能做鉴定,一般要在6个月左右,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且无法确认在工伤认定和申请工伤赔偿的这些环节当中可能还会发生争议的。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拓展延伸
工伤赔偿申请的时效性及相关程序
工伤赔偿申请的时效性及相关程序是一个关键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伤赔偿申请必须在事故发生后的一定期限内提出。具体时限根据不同地区和法规而有所不同,通常在工伤发生后的一年内。申请程序包括填写申请表格、提交相关证明文件、进行调查和评估等步骤。申请人需要提供与工伤有关的证据,如医疗记录、事故报告等。相关部门将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证据和法律规定来决定赔偿金额和赔偿方式。申请人应及时了解和遵守相关法规,确保在规定期限内提出申请,并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和评估工作,以便尽快获得工伤赔偿。
结语
工伤赔偿申请的时效性及相关程序是一个关键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伤赔偿申请必须在事故发生后的一定期限内提出。具体时限根据不同地区和法规而有所不同,通常在工伤发生后的一年内。申请程序包括填写申请表格、提交相关证明文件、进行调查和评估等步骤。申请人需要提供与工伤有关的证据,如医疗记录、事故报告等。相关部门将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证据和法律规定来决定赔偿金额和赔偿方式。申请人应及时了解和遵守相关法规,确保在规定期限内提出申请,并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和评估工作,以便尽快获得工伤赔偿。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