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金钱的魔力》教案

《金钱的魔力》教案

来源:九壹网

  教学内容分析:学习本组课文,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应用。

  这篇课文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课文主要讲了“我”到裁缝铺买衣服时,先遭到冷遇,而后由于拿出了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又倍受关照的故事。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丑态。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发生的情境,能从内心批评和唾弃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

  2.通过对描写人物的语言的揣摩,把握托德和老板的特点,感受课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的传神之处。

  3.认识课文中的4个生字,积累有关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教学准备:了解马克土温的相关资料及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谈话:感受了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形象,让我们再来看看外国作家笔下的人。下面这篇课文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土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

  2.了解故事梗概

  一个富豪之家的两兄弟,从银行中取出面额为一百万英镑的钞票,藉此验证这一百万的价值。他们选择了身无分文的年轻人作为实验品。于是一个流落伦敦街头的穷光蛋忽然之间得到了一张一百万英镑的钞票,他的生活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变……

  3.揭题:24*金钱的魔力

  二、自读课文,畅谈体会

  1.静心读文,想想可以用哪些词语概括老板和托德的特点,课文的哪些描写突出了这些特点。(在书上作批注。)

  2.交流阅读感受。

  (1)学生在四人学习小组交流,谈谈对两个人物的评价。推选代表准备全班交流。

  (2)派代表分别在写有“老板”和“托德”的题板上写上概括性的词语。

  例:

  老板:见钱眼开、金钱的奴隶……

  托德:以貌取人、刻薄、世故……

  3.各学习小组针对其中一个人物选取课文中一处最精彩的描写读一读,谈谈体会。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相机指导:

  ◆关于“托德”:

  (1)入木三分的语言描写:

  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道:“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抓住:“刻薄的嘴脸”读出“刻薄的语气”。)

  他一听这些话,态度稍微改了一点儿,但是他仍旧有点儿摆着架子回答我:“我并没有恶意……恰恰相反,我们换得开!”──(抓住“仍旧”“摆着架子”读出“善变”。)

  (2)细致入微的神情刻画:

  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恰像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満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你体会到什么?是怎么读懂的?

  (点拨:托德神情的变化:“笑容是遍布满脸的”──“凝结”、“毫无光彩”;通过表情朗读体会比喻的妙用。)

  聚焦托德的“笑”,感悟作者写法的独特。

  师:所以当我把钱递过去,托德的那张脸啊,马上发生了变化,我相信这张脸的变化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就拿起书,一起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

  (1)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平时是怎么描写“笑”的。

  (2)补文,感受其他作家对笑的描写。(《红楼梦》第四十回中曹雪芹对笑的描写片段)

  (3)品读马克·吐温写的托德的“笑”的独特之处。(教师通过评价引导学生从笑的变化,写作方法,深刻含义等来体会)

  作者为什么要这么描写呢?小结:对,这就是作者高明之处,对比的写法,幽默的语言,极度地讽刺了托德这个小人形象。

  (4)师:同一张脸,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引起变化的根源就是那张百万英镑,为什么这张钱能让托德出现这么大的变化?根据资料二的介绍,我们已经知道一百万英镑那是需要当时一个普通的英国人辛苦工作1000多年才能得到。所以,在托德的眼睛里,这简直是一张天文数字的钞票啊,难怪他在接钞票时——,(读)当看清钞票上的数字时,这个笑容——

  (读)

  教师适时地点题:这就是金钱的魔力。

  (5)师:让我们再来读读作家精彩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4、小结:学到这里,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我们通过抓住作家对托德的哪些描写,看到了一个见钱眼开的托德?(板书:动作 语言   神态)而在这些描写中作家又特别侧重于哪一些方面的刻画?(神态)

  ◆关于“老板”:

  (1)动作描写:

  老板望了一眼,吹了一声轻快的口哨,一下子钻进那一堆顾客拒绝接受的衣服里,把它来回翻动,同时一直很地说着话,好像在自言自语似的:

  (引导抓住:“钻进”“来回翻动”“兴奋地说着话”,想象人物的连续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

  (2)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课文12~18自然段。)

  学生自由试读十二自然段,谈谈感受。分角色朗读。(较快的语速,体现人物的金钱的奴隶媚态。)

  4.小结、提炼:读了文章,托德与老板的可耻嘴脸及性格跃然纸上,呼之欲出,这都缘于作者对人物的生动传神的动作描写,细致入微的神情刻画,入木三分的语言描写。

  三、拓展延伸,引发阅读兴趣

  一个富豪之家的两兄弟,从银行中取出面额为一百万英镑的钞票,藉此验证这一百万的价值。他们选择了身无分文的年轻人作为实验品。于是一个流落伦敦街头的穷光蛋忽然之间得到了一张一百万英镑的钞票,他的生活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变……想知道故事的原文吗?(这段最好放在前面,介绍背景,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课文)

  1.在《百万英镑》这篇短篇小说中处处可寻觅到这样的生动描写。感兴趣的同学可读原文,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的人物特点。

  2.了解作者──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马克吐温的《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王子与乞丐》等作品,描绘了一幅幅形象资本主义社会的幽默画。这些作品读来亲切、自然,充满轻松的幽默又蕴涵深刻的批判意义,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四、作业

  阅读一篇文章,做一则读书笔记:摘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情描写的句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板书设计:

  托德  以衣取人   傲慢无理  见钱眼开  市侩小人

  金钱的魔力    老板  唯利是图   世故圆滑  阿于奉承  献媚讨好   丑恶的嘴脸

  自我问答:讲完此课,在赞叹马克·吐温深厚的文学功底的同时,我不由的想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教育孩子,金钱买不到亲情、友情------很多东西,不要把金钱看得太重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