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除法的初步认识

除法的初步认识

来源:九壹网

  信息窗2   动物联欢

  一、教学内容:除法的初步认识,教科书第51-53页。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中,通过动手分实物,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除法的意义,会解决具体问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学具准备:小棒

  六、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师:同学们,森林里小动物联欢会在热烈的气氛中拉开了序幕。你们想参加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课件演示小动物联欢情境图)

  师:多么热烈啊!动听的音乐把我们带进了欢乐的海洋。

  师:瞧,小动物们开始唱起来、跳起来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有关除法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其它问题放入问题口袋)

  学生观察情境图,感受热闹的气氛。

  学生从图中能发现:

  (1)12个小熊要排队进行体操表演。

  (2)有18只小猴。

  有30只小松鼠,要分组跳拉手舞。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以下两种:

  1、加减法问题:

  (1)小猴比小松鼠小多小只?

  (2)    鼠比小猴多多小只?

  (3)    猴和小松鼠一共有多少只?……

  (4)    除法问题:

  a)12只小熊进行体操表演,怎样排队?

  b)30只松鼠,怎样分组?

  c)6只小猴分一组,可以分几组?

  通过有趣的动画故事,能产生学习的兴趣,能够从图中发现数学信息,为后面提出数学问题做好铺垫。

  能根据自己收集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

  活动二:

  (一)师:同学们非常认真,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帮小动物解决下面的问题,好吗?

  (二)12个小伙伴怎样排队?

  1、师:12个小熊进行体操表演,他们该怎样排队?同学们愿意帮帮他们吗?

  师:请同学们借助手中的学具自己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

  2、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 

  3、哪个小组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排的?

  4、 师:我们刚才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分法,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这些分法有什么相同之处?

  (三)、30只松鼠怎样分组?

  1、      师:刚才我们帮小熊排好队,那么30只松鼠怎么分组呢?

  2、师:谁能把你的分组方法介绍给大家?

  (四)、用除法表示分得过程。师: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法帮小松鼠分了组,小松鼠非常高兴。那么用算式该怎样表示呢?

  1、教师向学生介绍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及各部分的意义。

  2、谁知道这两个算式怎样读,它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3、小熊怎样排队?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五)、小猴子怎样分组?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说说你的想法。

  活动三:

  1、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同学们,你能评价一下这节课你和你的小组同学表现如何吗?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利用学具摆出各种情况。

  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展示不同的方案。

  全班交流可能出现以下不同想法。

  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会发现:其相同点都是把12只小熊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

  学生可能找到以下几种分法?

  (1)30只松鼠若每组6只则可分成5组;若每组5只,则可分成6组。

  (2)30只松鼠若平均分成6组,则每组5只;若平均分成5组,则每组6只

  学生交流

  会读算式的同学介绍算式读法及各部分名称。

  学生交流:

  (1)是怎样分的,用算式怎样表示。

  (2)介绍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表示的意义。

  学生思考,回顾一节课所学到的知识。

  学生评价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

  能够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探索,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能主动探索得出多种方法,会与同伴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合作意识。

  能通过认真的观察、思考,找出相同点,关注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 平均分”的本质含义。

  是否能与同伴进行交流。

  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学生的评价要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反思

  1、在讲解“平均分”时比较细致,学生基本上能够认识“平均分”。

  2、      在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分一分”时,学生能够5个5个的分,教师又非得强调要一个一个分,效果反而不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