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后一分钟》教学杂谈

《最后一分钟》教学杂谈

来源:九壹网

  《最后一分钟》这幅画面就是1997年7月1日回归交接仪式的情景。这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上空迎风飘扬,这一刻,中华民族圆了一个期待了一百多年的团聚梦,也是我们十多亿中华儿女无比激动振奋的日子。作者以诗歌的形式倾诉了自己在即将回归祖国怀抱的这最后一分钟里的思绪。

  《课标》指出,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不仅是信息社会的要求,还能更好地体现学科间的相互整合。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作为课前预习一部分,有许多孩子带来了色彩鲜艳的图片,科普杂志等,在一起交流,从而使他们明白,上网查资料比较快捷,但身边的书籍,报纸等也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好帮手。

  师:请汇报自己收集的资料。

  生:包括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生:1842年英国强迫清于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岛。

  生: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生:1860年英国迫使清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

  生:1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签订《展拓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师:从这些资料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联想到了虎门销烟和英国殖民主义者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师:如今,看着缓缓上升的国旗和特别行政区区旗,听着耳边传来的国歌声和人们轻轻的呼喊声,作者想到了什么?

  生:感受到回归是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现在终于实现了,多么让人激动。

  师:一百多年前,英国侵略者靠鸦片加洋、洋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已成为所有中国人的耻辱和心头之恨。如今回归,这百年的屈辱在这一刻终于挥之而去,中国人可以扬眉吐气,怎不让人欢欣鼓舞呢读了这首诗,你还懂得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师:“三分诗,七分读”。让我们在读中体会诗歌情感。(师范读)

  生:我听出了激动的心情。

  师:读着这首诗,哪些语句让你感到热血沸腾?

  生:“让我拉住你的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当作一个亲人,与之谈心,饱含了对的深情。

  师: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为什么有泪珠在缓缓地流淌?

  生:回归了,这是自豪、激动、喜悦的泪珠。

  师:怎样理解“使大海沸腾”?

  生:人们的激动的泪水很多。

  生: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

  师:能如期回归祖国,离不开祖国的日益强大,繁荣。继回归后,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有中国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我们祝愿祖国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让我们一起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