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预案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预案

来源:九壹网

  第一课时

  1、  听歌曲《春天在哪里》,问:你想去哪里找春天?

  2、  出示诗句“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说说什么意思。

  3、  出示冰心奶奶改过的诗句“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板书课题,说说意思。问:冰心奶奶为什么不到其他地方去找春天,为什么不到游人多的地方去找春天呢?读课文。

  4、  自读检查。选自己最想读的段落给大家听。再练读,反馈。(说喜欢读的理由,点字词,正音。)

  5、  读课题:只拣儿童多处行。问:课文中哪些句子写了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走的句子。(生读,划句子,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6、  第一个问题大家解决得非常好。第二个问题: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原因是什么?理由是什么?为什么不拣儿童少处行呢?请你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边读,一边做上记号。你认为这里有个原因,用关键词写出来。还有一个原因是什么,用关键词写出来。(学生找,再四人小组交流)

  第二课时

  1、  交流答案。a、儿童多处春光美b、儿童是朝气蓬勃的c、儿童是春天的使者d、冰心奶奶喜爱儿童e、儿童是最美的春光……

  2、  出示句子:儿童是世界上最美的,除了宇宙之处,就是儿童。

  3、  你读了这篇课文,你对冰心奶奶有什么新的了解。

  4、  出示: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走近冰心,去感悟冰心。

  冰心《雨后》

  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

  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

  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

  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

  把水花儿溅起多高。

  他喊:“妹,小心,滑!”

  说着自己就滑了一交!

  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

  嘴里说:“糟糕——糟糕!”

  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

  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

  紧紧地跟在这泥裤子后面,

  她咬着唇儿,

  提着裙儿,

  轻轻地小心地跑,

  心里却希望自己

  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1959年6月23日

  《雨后》是一首描写童稚举止、心态的诗,也是一支充溢着儿童情趣的欢乐的歌。它发表于1959年6月27日《光明日报》。这首诗的文采、格调,相较于她往昔被誉为“冰心体”的诗作,似迥然而异。

  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

  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

  《纸船——寄母亲》赏析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从写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是诗人于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

  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从吴淞口出发后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因而诗人格外怀念母亲,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又因在梦中得见母亲而病愈。这首诗就抒写了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

  诗的第一节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妄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船,从船上抛到海里。看似平淡的四行诗,为感情的喷发作了铺垫。第二节写从船上抛出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为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可见她这种愿望的强烈、诚挚。至于希望那纸船流到什么地方去,诗人在这一节中没有明白说出,从而造成悬念,耐人寻味。诗人自然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身边的,于是诗的第三节翻出新意。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如果说这一想像还属一般的话,“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就显示了诗人设想的奇特。那么,为什么要让母亲不要惊讶小船的入梦呢?诗人采用“卒章显其志”的方法,在诗的结尾点明想像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是她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这一结尾,是全诗的高潮所在。

  怀念母亲的感情,比较抽象,写作时易流于空洞浮泛。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的抒发就显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此外,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