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年级上册第14-15页的有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做和空间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通过实践活动,发展与同伴合作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用具:小正方体、小黑板、电脑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笑笑和淘气就进行了一个游戏,非常有趣,你们想看吗?
  二、探索新知
  (一)操作活动一——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教师通过课件演示“淘气”和“笑笑”搭立体图形的游戏过程。
  师:同学们刚才都认真观察了淘气和笑笑的搭图形游戏,谁发现了这个游戏的方法。
  师:谁想为这个游戏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
  (1)请横着摆两个正方体。
  (2)在左边的正方体的上面放一个小正方体。
  (3)再在左边的正方体的前面放一个小正方体。
  2、学生同桌间游戏。
  师:下面我们来做同桌两人的游戏好吗?请一个学生先发出指令,另一个学生搭立体图形,然后互换。
  3、学生交流。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
  师:大家刚才都做了搭一搭的游戏,你觉得游戏有趣吗?       你喜欢做这个游戏吗?把你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二)操作活动二——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1、    师生活动师范。
  (1)师:下面我们继续玩搭一搭的游戏,这回老师想先和一位小朋友玩,谁愿意做老师的小伙伴.
  (2)师:你先搭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让全班同学都看一看老师先站到旁边去,记得可别让我看见哟.
  (3)师:你们都看到他搭的立体图形了吗?现在由老师向他提几个问题,我根据提出的问题要搭出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立体图形,你们相信吗?
  (4)师:刚才大家看到了老师和这位同学的游戏谁能说说游戏的方法。
  2、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要求学生用尽可能少的提问来搭出正确的立体图形。
  三、拓展应用.
  师:下面请同学们4人小组合作,由学习组长安排好各人的分工,一起做这个游戏,注意在小组中尽可能多的想出别的不同方法做游戏,要求要通过尽可能少的提问,搭出正确的立体图形.
  四、全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