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

来源:九壹网

  一、说教材

  《马说》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论述的是识别和选拔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无一字谈到人才。作者将人才比做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怀才不遇、

  有志难申的知识分子的愤懑与不平之情,对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的`统治阶级进行了嘲讽和鞭挞,巧妙地发挥了针砭时弊的作用。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和中考复习的需要,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练背诵,准确默写课文;积累文学常识及重点文言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主旨及写作手法;反复练习,提升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教师点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在当今社会能够充分展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

  三、说重点

  掌握重点的字词以及文章内容。

  四、说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主旨及写作手法;

  >,默写此诗:

  2.对照注释巩固重点词释义。

  (1)故虽有名马 (2)骈死于槽枥之间 (3)才美不外见

  (4)策之不以其道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6)执策而临之

  (7)一食或尽粟一石 (8)安求其能千里也

  3.查找有关马的成语:

  二、合作探究

  温馨提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提升重用,未能如愿,心中郁闷不平。

  思考题:1.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2.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3.本文中“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4.本文的中心论点句是: ,全文的主旨句是:

  三、教师导学:

  本文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露,也是作者本人不幸遭遇的真实写照。请同学们阅读思考,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1.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3.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4.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5.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6.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

  7.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 8.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

  四、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① 介:披上战甲。 ② 褫(chǐ):解除。 (节选自岳飞《论马》)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2)比行百余里( )

  2、翻译下列句子。

  (1)安求其能千里也? (2)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3、本文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

  4、这两文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课堂检测

  1.翻译下列句子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