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转让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有什么区别?

转让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有什么区别?

来源:九壹网

区别:1.主体不同:出让主体是国有土地所有者,即国家,由法律授权的县以上予以具体实施;转让主体是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2.行为性质不同:出让是他物权设定;转让是他物权转移。3.转移条件与程序不同:出让条件无,签订出让合同,缴出让金,即可;转让条件有,转让须经申请、审批或补办出让手续,缴纳税费,方可登记过户。4.交易市场不同:出让是一级市场,即国家作为国有土地所有者垄断;转让是二级市场,即符合法定条件的自由转让。

一、第三套房子需要交什么税

第三套房子要交契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建税。

1、契税:契税税率的规定是3%-5%,一般取3%为了支持房地产业,原则上,二套房,三套房及以上房产的契税均按3%征收。

2、营业税:新政实施之后,满2年普通住宅免征,未满2年普通住宅、非普通住宅征收5.55%。

3、个税:普通住宅1%,非普通住房或非住宅类房产1.5%,拍卖房产3%。房子为房主唯一住房且满5年的免征个税。

契税是指不动产土地、房屋产权发生转移变动时,就当事人所订契约按产价的一定比例向新业主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次性税收。

契税自身特征有以下几点:

1、征收契税的宗旨是为了保障不动产所有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征税,契税征收机关便以名义发给契证,作为合法的产权凭证,即承担保证产权的责任。因此,契税又带有规费性质,这是契税不同于其他税收的主要特点;

2、纳税人是产权承受人。当发生房屋买卖、典当、赠与或交换行为时,按转移变动的价值,对产权承受人可征一次性契税;

3、契税采用比例税率,即在房屋产权发生转移变动行为时,对纳税人依一定比例的税率可征。

契税的征税对象是境内转移的土地、房屋权属。具体包括以下五项内容:

1、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由承受方交。是指土地使用者向国家交付土地使用权出让费用,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2、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除了考虑土地,另由承受方交契税。是指土地使用者以出售、赠与、交换或者其他方式将土地使用权转移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不包括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移;

3、房屋买卖。即以货币为媒介,出卖者向购买者过渡房产所有权的交易行为;

4、房屋赠与赠与方不纳土地,但承受方应纳契税。房屋交换在契税的计算中,注意过户与否是一个关键点;

5、承受国有土地使用权支付的土地出让金。对承受国有土地使用权所应支付的土地出让金,要计征契税。不得因减免土地出让金而减免契税。

二、不可以转让的房子有哪些

公民的下列房地产不得转让: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没有按约定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或者没有按照出让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开发的。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房地产权利的。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的。共有房地产,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权属有争议的。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法律、行规规定禁止转让的其他情况。房地产转让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一律认定为无效。房地产转让是指房地产权利人通过买卖、赠与或者其他方式将其房地产转移给他人的行为。其他方式包括互易、继承、遗赠等。房地产转让人必须是房地产权利人,而且该权利人对房地产必须拥有处分权,如所有权人、抵押权人等。转让的对象是特定的房地产权利,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建在国有土地上的房屋的所有权。转让时,房屋的所有权必须与土地使用权一起转让。即地产转让时,该土地上的房屋必须同时转让;房产转让时,房屋的所有权及其土地使用权一并转让。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四)法律、行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