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工人工伤责任划分原则

工人工伤责任划分原则

来源:九壹网

工伤范围的界定及赔偿责任: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包括工作时间和场所内的事故伤害、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的事故伤害、履行工作职责的意外伤害、职业病、工作外出期间的伤害、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伤害等。工伤认定后,实行无过错责任赔偿,费用由社会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支付。

法律分析

劳动者受到伤害后,首先要界定是否属于工伤范围,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成立工伤后,实行无过错责任赔偿。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工伤后,劳动者有权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如果用人单位已经依法缴纳了工伤保险,费用由社会保险基金里向劳动者支付,如果用人单位未给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

拓展延伸

工伤赔偿标准及争议解决办法

工伤赔偿标准及争议解决办法是指在工人发生工伤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确定其应得到的赔偿金额以及解决工伤赔偿争议的途径和方法。工伤赔偿标准是根据工伤程度、工资水平等因素来确定的,旨在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而工伤赔偿争议解决办法包括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旨在通过公正、公平的程序解决工伤赔偿争议,确保工人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在实际操作中,应当依法确定工伤赔偿标准,加强工伤赔偿争议解决机制的建设,提高工人的赔偿权益保障水平,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

结语

工伤保险条例明确了工伤的界定和赔偿责任。一旦工伤成立,劳动者有权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无过错责任赔偿制度确保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工伤赔偿标准和争议解决办法旨在保障工人的权益,通过公正、公平的程序解决争议。我们应依法确定赔偿标准,加强争议解决机制,提高赔偿保障水平,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展。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