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征收土地应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限期拆除、恢复土地原状,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占地建筑物并可处罚款。
法律分析
违规征收土地应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限期拆除、恢复土地原状,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占地建筑物、可以并处每平方米30元以下的罚款。
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七条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非法占用土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拓展延伸
违规征收土地的法律责任与惩罚措施
违规征收土地是一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涉及到土地资源的合法使用和公共利益的维护。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违规征收土地的责任和惩罚措施,存在着明确的规定。一方面,责任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征地拆迁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如违规征收土地的行政机关将面临行政责任,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行政调查等处理;征地拆迁单位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等措施;相关责任人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另一方面,惩罚措施主要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刑事处罚等,具体的惩罚措施将根据违规征收土地的具体情况、性质和后果来确定。总之,违规征收土地的法律责任与惩罚措施是为了维护土地资源的合法使用和社会公共利益,以保障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
结语
违规征收土地行为涉及土地资源的合法使用和公共利益的维护,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责任主体将面临行政处罚、行政调查等处理,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刑事责任。惩罚措施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刑事处罚等,具体根据情况确定。这些法律责任与惩罚措施旨在维护土地资源的合法使用和社会公共利益,确保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的规定,擅自批准出让或者擅自出让土地使用权用于房地产开发的,由上级机关或者所在单位给予有关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七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土地管理部门依照规定的职权划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管理全国房地产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房产管理、土地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及其职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三章 房地产开发 第二十 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规的规定,作价入股,合资、合作开发经营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