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用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有以下三点,分别是:
1、适用范围不同。劳动合同适用的主体为企业,聘用合同适用的范围主要为事业单位;
2、干预的程度不同。劳动合同中干预程度低,而聘用合同中干预程度高;
3、管理监督部门不同。劳动合同的管理监督部门是劳动局,而聘用合同的监督部分是人事局。
一、劳动者享有以下权利:
1、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2、劳动者有选择职业的权利;
3、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4、劳动者有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5、劳动者享有休息的权利;
6、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7、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8、劳动者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二、劳动纠纷处理的方式:
1、双方当事人自行或委托工会、律师等他人进行协商解决;
2、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地区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外地劳动力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应当向所在区县的外地劳动力劳务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仲裁阶段,提起仲裁的一方当事人可申请撤诉,也可以与对方达成和解;
4、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后15日内向人民起诉。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5、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生效的调解书或裁决书,一方不履行的,可以向人民申请执行;
6、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且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可直接向人民起诉。
综上所述,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有三点区别。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享受劳动报酬等权利。劳动纠纷的解决方式包括协商、投诉、调解、劳动仲裁、起诉。
一、单位侵犯员工权益向什么单位投诉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纠纷问题直接进行协商。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自行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请求调解。
3、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要求查处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劳动者可在自己的法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1年内向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5、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起诉。
6、劳动者还可以通过信访的方式,向各级工会、妇联以及信访部门反映。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