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一项涉及网络犯罪的罪名,主要针对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进行定罪和处罚。该罪的立案标准包括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元以上、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二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
法律分析
一、帮信罪属于哪一种犯罪行为?
帮信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帮信罪是指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判刑标准通常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刑法》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的;
(二)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以上的;
(三)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元以上的;
(四)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的;
(五)二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受过行政处罚,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
(六)被帮助对象实施的犯罪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取保候审期间可以逮捕的情形有哪些?
(一)故意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三)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打击报复、恐吓滋扰被害人、证人、鉴定人、举报人、控告人等的;
(五)经传唤,无正当理由不到案,影响审判活动正常进行的;
(六)擅自改变联系方式或者居住地,导致无法传唤,影响审判活动正常进行的;
(七)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影响审判活动正常进行,或者两次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
(八)违反规定进入特定场所、与特定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从事特定活动,影响审判活动正常进行,或者两次违反有关规定的;
(九)依法应当决定逮捕的其他情形。
近些年来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犯罪行为非常多,对于相关单位和个人来讲,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就不能再给对方提供任何帮助,比如提供互联网接入或者提供网络存储等技术支持的,这样做是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的。
拓展延伸
帮信罪属于一种罪名,是指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代表他人或为他人提供帮助、支持、协助,以达到非法目的的行为。帮信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一种罪名,其法律适用主要涉及金融、保险等领域。帮信罪属于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一种,主要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帮助他人非法获取资金或进行非法活动,从而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的规定,犯有帮信罪的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帮信罪是一种犯罪行为,其法律制裁力度相对较轻,但仍然会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金融、保险等领域,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防止帮信罪等犯罪行为的发生。
结语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其立案标准包括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元以上、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二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受过行政处罚,又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情形。在取保候审期间,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人如果有故意实施新的犯罪、企图自杀或者逃跑、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打击报复、恐吓滋扰被害人、证人、鉴定人、举报人、控告人等、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擅自改变联系方式或者居住地、违反规定进入特定场所、与特定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从事特定活动等情形,就可能会被逮捕。
法律依据
高人民、最高人民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本解释第一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一)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的;
(四)以将要实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敲诈勒索的;
(五)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的;
(六)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的;
(七)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高人民、最高人民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三)被害人谅解的;
(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高人民、最高人民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九条 本解释公布施行后,《最高人民关于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法释〔2000〕11号)同时废止;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