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的刑事处罚包括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同时还需承担行政责任。危险驾驶罪的法律依据是《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的血液酒精含量标准为≥20mg/100ml和≥80mg/100ml,通过酒精测试仪进行现场测定。如无异议,测试结果可作为处罚依据。
法律分析
一、醉驾的刑事处罚是什么
1、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刑事处罚有两种情形:
(1)未造成交通事故的,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处拘役,并处罚金;
(2)造成交通事故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2、同时醉酒驾驶还需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3、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查酒驾依据的标准是怎样的
血液中酒精含量<20mg/100ml,不构成饮酒驾车行为(不违法);
血液中酒精含量≥20mg/100ml,为酒后驾驶
血液中酒精含量≥80mg/100ml,为醉酒驾驶
这个标准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但具体喝多少酒就达到酒后或醉酒标准呢,是用酒精测试仪进行现场测定的,对着测试仪呼一口气,酒精含量马上就会显示出来。如果达到醉酒或酒后标准,当事人可提出异议,可以安排抽血化验血液中酒精含量,一般要第二天出结果。如果当事人从酒精测试仪没有提出异议,测试结果可作为处罚依据。
拓展延伸
酒后驾驶的法律惩罚有何规定
酒后驾驶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酒后驾驶者采取了严厉的法律惩罚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将面临拘役、罚款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根据醉酒程度和造成的后果不同,刑法还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幅度。例如,如果酒后驾驶造成交通事故,导致他人死亡或者严重伤残,将构成交通肇事罪,可能面临较重的刑事处罚,甚至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因此,酒后驾驶行为严重危害交通安全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结语
酒后驾驶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酒后驾驶者采取了严厉的法律惩罚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将面临拘役、罚款或者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根据醉酒程度和造成的后果不同,刑法还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幅度。因此,酒后驾驶行为严重危害交通安全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法律依据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21修订):第五章 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第三节 校车驾驶人管理 第八十九条 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并向所在地县级机关核查,确认申请人无犯罪、吸毒行为记录。对符合条件的,在机动车驾驶证上签注准许驾驶校车及相应车型,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