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违约金需双方约定,未约定则不可主张,但可根据法典规定追究违约责任。违约方应承担继续履行、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责任。当事人可约定违约金或赔偿额,如约定不合理可请求或仲裁机构调整。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时,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仍需履行债务。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违约金需要双方进行约定,如果未约定的则不能主张违约金,但是可以通过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追究相应的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拓展延伸
购销合同中未约定违约金,违约责任如何确定?
在购销合同中未约定违约金的情况下,确定违约责任需要考虑多个因素。首先,可以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以确定是否存在违约责任。其次,可以审查合同中的其他条款,如履行期限、质量标准等,以判断违约的程度和影响。此外,还需考虑合同交易的特殊性质和行业惯例,以确定是否存在隐含的违约责任。如果无法找到明确的依据,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并由或仲裁机构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做出裁决。综上所述,购销合同中未约定违约金时,违约责任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法律规定、合同条款、行业惯例和当事人意愿等因素。
结语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违约金需要双方进行约定,未约定的情况下不能主张违约金,但可以通过法律规定追究相应的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条款,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不符合约定,应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或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但需要遵循合理性原则。或仲裁机构可根据请求适当增减约定的违约金。在未约定违约金的情况下,需要综合考虑法律规定、合同条款、行业惯例和当事人意愿等因素确定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