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获得救济的途径是什么?

获得救济的途径是什么?

来源:九壹网

公民对判决不满可采取以下救济途径:1)上诉:对一审判决可在15日内向上级提起上诉;对一审裁定可在10日内向上级提起上诉。2)申请再审:对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可向上级或原审申请再审。3)申请抗诉。

法律分析

公民不服判决时,有以下救济途径:

(1)上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提起上诉。

(2)申请再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3)申请抗诉。

拓展延伸

救济的程序和申请条件是什么?

救济的程序和申请条件是确保公民和组织在法律纠纷中获得合法保护的重要途径。一般而言,救济的程序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当事人需要准备好相关证据和文件,并向适当的提交起诉状。其次,将受理起诉状,并安排开庭审理。在庭审过程中,当事人可以陈述自己的诉求和事实,并提供证据支持。将根据法律规定和证据评估,做出判决或裁定。至于申请条件,一般要求当事人具有诉讼资格,即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并符合法律规定的时限要求。此外,不同类型的救济可能有特定的申请条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用。综上所述,救济的程序和申请条件是确保司法公正和维律权益的重要保障。

结语

公民不服判决时,可通过上诉、申请再审或申请抗诉等救济途径。救济程序包括准备证据、提交起诉状、开庭审理、陈述诉求和提供证据等步骤。申请条件一般要求具备诉讼资格和符合法定时限要求。救济的程序和申请条件是确保司法公正和维律权益的重要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提起上诉。第一百九十九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