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未签劳动合同的赔偿法律规定

未签劳动合同的赔偿法律规定

来源:九壹网

未签订劳动合同可获双倍工资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以下情况下,雇主需支付双倍工资:1)雇主自雇佣起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雇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需每月支付双倍工资;2)劳动合同期满后,雇主未与雇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一个月以上,需按照法律第82条规定支付双倍工资。

法律分析

可以的,没签劳动合同可以得到双倍工资的赔偿。劳动合同法规定,属于以下情形的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一)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82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拓展延伸

未签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及赔偿规定

未签劳动合同可能导致一系列法律后果和赔偿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雇主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将面临诸多问题。首先,未签劳动合同可能导致劳动关系的不确定性,雇主可能面临劳动争议和法律诉讼的风险。其次,根据劳动法规定,未签劳动合同的员工享有与签订合同员工相同的权益,包括工资、工时、休假、社会保险等。如果雇主未按规定支付工资或提供其他权益,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此外,未签劳动合同的员工在解雇或终止劳动关系时,雇主也可能需要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因此,雇主应当意识到未签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以避免可能的法律后果和赔偿责任。

结语

未签劳动合同可能导致一系列法律后果和赔偿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雇主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将面临诸多问题。首先,未签劳动合同可能导致劳动关系的不确定性,雇主可能面临劳动争议和法律诉讼的风险。其次,根据劳动法规定,未签劳动合同的员工享有与签订合同员工相同的权益,包括工资、工时、休假、社会保险等。如果雇主未按规定支付工资或提供其他权益,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此外,未签劳动合同的员工在解雇或终止劳动关系时,雇主也可能需要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因此,雇主应当意识到未签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以避免可能的法律后果和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