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取保最长时间是多久

取保最长时间是多久

来源:九壹网

取保候审最长期限为12个月,期间不得中断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申请取保候审需准备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和申请书。受理机关根据案件阶段不同,为机关、或。审查后同意取保候审需提供保证人或保证金。执行取保候审决定由机关负责。取保候审到期后,案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撤销、追究责任或变更强制措施,若在期间被判决并生效,则取保候审自动撤销。

取保候审的流程和期限,以及到期后案件的处理情况。

法律分析

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一、取保候审流程如下:

1、申请。申请主体是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申请取保候审需要准备的材料有申请人的身份证明;申请人是律师的需出具授权委托书;取保候审申请书;

2、受理。侦查阶段受理机关为机关,自侦案件侦查阶段受理机关为;审查起诉阶段受理机关为;审判阶段受理机关为人民;

3、审查。有权决定的机关应当在收到书面申请后7日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使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并且提出了保证人或者能够交纳保证金的,、司法机关应当同意并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对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审,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4、执行。不论决定机关是机关、还是决定取保候审的,一律由机关执行。

二、取保候审到期后案件的处理情况:

1、案件显著轻微,不需追究刑事责任的,或证据不足,无法追究责任,要决定撤销取保候审;

2、应当追究责任的,要移送案件,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3、在取保候审期间内被判决,并生效的,即开始执行判决刑法,取保候审自动撤销。

拓展延伸

取保候审的法定期限及适用条件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的法定期限为一般不得超过一年。具体的期限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证据收集的难易程度等因素而定。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包括:1. 没有逃避刑事追究的危险;2. 没有继续犯罪的危险;3. 提供担保人或者提供担保物;4. 犯罪行为较轻或者有法定特殊情形。取保候审的目的是保证犯罪嫌疑人在案件审理期间不逃避追究,同时保护其合法权益。取保候审期间,嫌疑人需遵守相关规定,如不得离开指定地点、不得接触相关人员等。如有违反,可能会被撤销取保候审措施。

结语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在取保候审期间,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不得中断。如果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的流程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和执行。取保候审到期后,根据案件的情况,可以决定撤销取保候审、移送案件或变更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的目的是保证犯罪嫌疑人在案件审理期间不逃避追究,并保护其合法权益。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需遵守相关规定,否则可能会被撤销取保候审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九条人民、人民和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