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假日是带薪假日,劳动者休息工资照发。用人单位应按规定支付劳动者在加班、休息日和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工资,包括延长工作时间、休息日工作和法定休假节日工作,支付标准分别为150%、200%和300%。
法律分析
法定假日是带薪假日,劳动者法定假日休息,工资照发。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拓展延伸
法定节假日工资支付规定及相关问题解析
根据劳动法规定,对于法定节假日的工资支付有一定的规定。一般情况下,雇主应当按照员工正常工作日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如果员工在法定节假日正常工作,除了按照正常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外,还应享受法定节假日工资倍数的补偿。然而,如果员工在法定节假日不工作,一般情况下,雇主不需要支付工资。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员工因工作需要在法定节假日上班,但在其他日期休息,这时雇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支付相应的工资。总之,根据劳动法规定,法定节假日的工资支付涉及多个因素,具体情况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双方劳动合同的约定来确定。
结语
根据劳动法规定,法定节假日的工资支付涉及多个因素,具体情况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双方劳动合同的约定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在法定假日休息,工资照发。而在特殊情况下,如劳动者需要在法定假日工作,用人单位应按照规定支付相应的工资,包括延长工作时间、休息日工作和法定休假节日工作。工资支付应按照不同情况的标准进行,如延长工作时间按照150%支付、休息日工作按照200%支付、法定休假节日工作按照300%支付。在实际操作中,需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工资支付,以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三节 非全日制用工 第七十二条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九十 【施行时间】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申请支付令,人民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