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卖文物罪的处罚标准细分,一般情况下会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将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者将面临罚金,负责人员也将受到相应处罚。盗窃未遂情节严重者也应被定罪处罚。购买文物后出于非牟利目的转卖给其他爱好者不应被认定为倒卖文物。
法律分析
一、倒卖文物罪处罚标准细分
1、构成倒卖文物罪的,一般会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倒卖文物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
根据司法实践,所谓情节严重,是指倒卖三级文物的,非法获利数额较大的,非法经营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倒卖三级以下文物、倒卖三级以下文物多件的等情节。而倒卖二级文物的、倒卖一级文物的,非法获利数额巨大的、非法经营数额巨大的、或者倒卖稀世国宝的等等,则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六条
以牟利为目的,倒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盗窃文物未遂怎么处罚?
盗窃未遂情节严重的,尽管没有实际窃取到公私财物,但是仍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定罪处罚。《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盗窃未遂,但是以数额巨大的财物、珍贵文物为盗窃目标或者具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盗窃既有既遂又有未遂情形的,分别达到不同量刑幅度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处罚;达到同一量刑幅度的,以盗窃罪既遂处罚。
按照规定,购买时出于收藏、欣赏等非牟利的目的,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因对该文物失去了兴趣而转卖给其他文物爱好者不应当认定为“倒卖”。因为此种情形如果认定为“倒卖文物”,不符合常情常理,也不利于文物市场的正常合法流通。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倒卖文物罪的处罚标准进行了细分。一般情况下,倒卖文物罪可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以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处罚。盗窃文物未遂,即使未实际窃取财物,但若情节严重,仍应定罪处罚。对于盗窃既遂又未遂的情形,根据量刑幅度不同,分别进行处罚。购买文物出于非牟利目的,经一段时间后转卖给其他文物爱好者,不应视为倒卖文物,以维护文物市场的正常合法流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四节 妨害文物管理罪 第三百二十六条 以牟利为目的,倒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四节 妨害文物管理罪 第三百二十五条 违反文物保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2017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文物主管部门会同机关追缴文物;情节严重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发现文物隐匿不报或者拒不上交的;
(二)未按照规定移交拣选文物的。